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生第一次
孙淡突然想苦笑,他拱了拱手,对杨慎道:“用修兄,孙淡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编修,又不是黄锦,我怎么知道他想做什么呢?”
杨慎却道:“毛尚书这话也是老成持国之言,只可惜,如今黄锦却提出要在兴王尊号上加一个皇字,我等虽然答应加献字,只怕黄锦要认为我等软弱,要更步步相逼了。静远,你常年侍侯在陛下身边,你认为呢?”
他这句话一说出口,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孙淡身上。
孙淡没想到自己却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了,他苦笑着道:“孙淡不过是一个七品编修,位卑劣言轻,有的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廷和缓缓点头,鼓励道:“静远但说无妨。”
孙淡这才说出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其实,如今的关键是太后以什么仪仗进宫。她老人家再不能呆在通州,也是时候同陛下团聚的时候了,这才是人伦天理。人谁无父母,换成你我,若自己的母亲已经到门口了,却不能相聚,却不知道做什么感想,又让天下百姓做何感想?”
杨慎却有些不快,不禁说道:“辅,大礼一事乃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寸步不可退让啊!”他和杨廷和虽然是父子,可在正式场合却只称呼对方的头衔。
杨廷和细声细气地对儿子说:“杨大人,一味用强,固然能显出我等的风骨,也有正本清源的作用。只可惜,国家大事情关系巨大,有些事情并不是一句孰是孰非就能说清楚的。你们是没到我这个位置这个年龄,到了我这一步,就清楚要维持这个朝局是多么的艰难。时世惟艰,尽力支撑吧。凡事都要往好的方面去做,真理个对错,分个黑白,却未必是国家之福,朝廷之福。”
杨廷和这句话明面上上教训儿子,实际上却有说给众二品大员听的意思。
大家都不觉得将头点了下去。
可杨慎还是觉得父亲的话说得不对,张开嘴想再说些什么,可一见杨廷和将手摆了几下,就只好将嘴巴闭上了。
孙淡这句话说得在情在理,听得众人不住点头。
孙淡:“若真依毛尚书刚才所言,尊太后为兴国太。依帝王礼,可从大明门进宫,这一点,应该没任何问题吧。”
几个阁臣和六部尚书用目光交流了一下,同时点头:“合该如何。”
孙淡松了一口气:“如此,陛下也可以安心了。”
杨慎却反问孙淡:“静远,若那黄锦不肯松口,一意要给兴献王上皇帝尊号呢?”
良久,他才叹息一声:“辅大人的意思杨慎也明白,可如今……”
毛澄这个时候突然插嘴:“其实,在兴王的头上家一个献字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但不能配享太庙,可另在安6新建帝陵四时祭祀。辅大人说得是,此事再议下去,何时才是个了局?”
毛尚书乃是朝中请流的代表,反对皇帝要给兴王上尊号的事情态度最为坚决,且前一段时间同黄锦在通州又彻底翻脸。他现在这么一说,倒有些出乎孙淡的意料。
看样子,这几个大姥已经达成共识了,现在是在试探自己的意见。
因为,孙淡是皇帝的心腹,或许,也只有他才知道皇帝的真正心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