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章 风云起(三)
“但是如此一来,你的麻烦不小啊!若是真的被日本人占了东北,国内舆论该怎么看?那些年轻人可不管什么国家大计,脑子发起热来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到时候只怕我们会变得很被动啊!还有那张汉卿,他岂能不做回应?东北可是他的老巢啊!若是失去了那片根基,他还如何能站得住台面?”宋美龄想到了后果,一时间有些慌乱起来。
日本人要对东三省下手!按照他们的感觉和了解到的情况,这几乎就等于日本人是能够直接把那片地方占领了的!作为一国首脑,对这样摆明了是侵略的行为不做开战回应的话,在这个时代直接就会被斥之为“无能”,若再提出和谈,那简直就是卖国贼了!这样的事情摊到了自己身上,她如何的不慌张?而且看蒋的意思。那基本都做好了战败谈判地打算了!这岂不是要将刚刚拿到手还没捂热乎的宝座拱手让人么?
张学良呢?日本人要打他的老巢,占了他的老家了,他就那么肯善罢甘休?三十万东北军不是摆设!放眼全国除了陈晓奇的山东集团军,也只有这支百战精兵可以威慑天下,拥有三百架空军战机和数十辆装甲战车,还有舰队辅佐,这样的力量才会令老蒋这般的忌讳。面对日本人地挑战,他能够不放手一搏么?
蒋中正淡淡笑起来,他岂能不知道这里面的风险有多大?推翻满清成立民国,中国已经是大大不同。至少在政治上和国民志气上有了巨大的改变,但是有些事情却是亘古传扬而难以除却的痼疾,那便是中国人明里暗里骨子里都摆脱不了地一件事---人治!
自古以来,两千多年间,儒家占了绝对优势并堂而皇之的把持朝堂之后,整个中华大地上推崇的核心理念便是“圣人治世”这么一种理念,即便是到了民国依然如此,不管是山野村夫。还是开明绅士,他们就算是看到了西方所谓的分权政治和民主政策。到头来仍旧还是期望有一人可以乾纲独断的充当这个国家的唯一导向者,宋教仁活着的时候开创出来的民主风范,早已经随着袁世凯刺杀地枪声而烟消云散,中国,其实没有改变过。
现在,在日内瓦大会这种至关重要的地方,日本居然连个招呼都不打的。就这么直接的提出来这样地跋扈言论,一点都不把中国的国家主权放在眼里,一点都不照顾他蒋某人的面子,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日本人对东三省打主意这件事。在日本炒得那么热乎,现在又在国际外交场合上公开宣扬出来,如果还判断不出来他们的阴谋何在,那么中国上下的那些所谓的政治家们可以去死了。
日本国内的报纸受控于各大团体,不管是左翼还是右翼,他们的很多决定都是不避讳别人知道地,所以单纯收集普通意义上的情报甚至都不需要专门地情报人员,看看满大街都在喊的“大陆政策”、“满蒙权益”。是个人都知道这是要干什么,日本人要对东三省下手了。中国,要遭受打击了!
这种情形之下,知道他们何时动手、在那里动手的意义是次要的,关键是,这样注定要发生的大事,直接关系到两国命运和亿万国民利益的大事,甚至关系到整个远东地区事态的大事,作为中国政府的代表,他蒋某人应该怎么做!
蒋夫人宋美龄皱了皱眉头,轻叹一声道:“这日本人又要干什么?难道他们现在还不知足?关于那个特务的事情不是已经都说清楚了吗?便是关玉衡不也是撤职查办了么?他们还要怎样?这可是他们有错在先!”
这一点,他看的太透彻了!孙大总统当年没有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其过于理想主义,而且空有《三民主义》这种极其优秀地理论而不能付诸实施,空有一腔**却不知如何在各大势力间形成自己的独特控制力,更加不知道的是。像中国这样一个五千年历史大国。用数千年时间形成的思想文化又岂是区区几年时间便能够扭转过来了?变化,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
自从北伐成功之后。他蒋某人的人望声誉在中国已然是达到了顶点!便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华人圈子里,他的名声已经完全做到了一呼百应。就算是自诩为国党元老的汪兆铭不也只是一条被他**于鼓掌之上地丧家犬么?
冯玉祥如何?阎锡山又如何?他们匆忙上台企图谋夺大名,却是忘了这中国之掌控,尤其是区区一个军阀就能够摆弄地动?江山社稷人心背向,那都是用无数的鲜血人头堆起来地,那都是有无数人的利益纠葛捧起来地!那绝不是单凭着手底下有几十万人枪就能一笔抹杀的!只要他蒋某人在一日,这个位子,就没别人抢的动,谁也不行!轻拍着宋美龄的手,蒋中正微笑道:“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一切还都在我们的掌握中!以前你总是说我们没有把全国完全掌握在手中,任由着那些人占据地方不服从中央领导,到了现在要出这种乱子时,却是显出它的好处来了!你试想一下,若是全国皆已经整肃完毕,行政律令畅通无阻,此时日本人攻打东北,我们将如何处置?”
宋美龄想也不想的答道:“这还用问?自然是要倾全国之力与之奋战到底!否则不等他们打过来,你这个主席的宝座就要换人了!国战是无可回避的!你身在其位更是责无旁贷!”
蒋中正呵呵笑道:“正是如此。而今呢?中央之政令仍然拘束在江淮一带,张汉卿在北掌控七省,陈晓奇在东雄视海内,阎锡山退守山西,两广云贵川皆不服从中央,这样的纷乱虽则看似不妥,然当此之时,却也为我们免去了无数的麻烦啊!”
蒋中正叹道:“夫人那!那小鬼子要的可不仅仅是区区一个特务地死活问题啊!他们地目的便是要引起国际争端。然后借题发挥。谋取他们急需地利益!这一次,他们想要的可不是一个毫无价值地谈判结果。他们是要对东北下手了!”
宋美龄吃了一惊,扶在他肩膀上的手一下子抽了下来。惊道:“日本人果真大胆到这样的地步了么?难不成他们想要武力占领东北?那张汉卿能答应么?我们能答应么?这便是要挑起国战啊!”
“张汉卿?恐怕他此时还在北平抽着大烟看大戏呢!再者这件事关系到的可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荣辱安慰,一个不好,便是全国性的糜烂危机啊!”蒋中正拍着光头道,“现在的我们可远远不是日本人的对手,一旦打起来,我们数年以来的经营便不免要功亏一篑,所以这件事必定要从长计议,决不可意气用事!”
宋美龄眼波一闪,瞬间明白了老蒋的意思,试探着问:“你的意思是,谈?”
“谈!只要有共同的利益,无事不可谈!日本人想要什么?不过是东三省的地皮和资源罢了!我相信他们在极短时间内是无法对我们造成绝大威胁的!当前正是剿匪的关键时候,不能有太多的外部牵扯影响我们的大计!因此把损失放在最小的程度,控制在最小的范围,是可以做出适当的让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