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九百零三 郭某人最懂得什么叫舍得

九百零三 郭某人最懂得什么叫舍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郭鹏没有对这些地方职务的具体权力做出什么改变,而是对组织结构进行了优化。

郡太守和县令身边的重要职位都是中央任命,只有少部分无关紧要的打杂小吏可以自行辟召。

这是郭鹏创业以来的规矩,建立魏国以后被强制复刻,取代了东汉的地方郡县自行辟召。

当时有官员提出反对意见。

他们认为这样一来中央压力太大,村乡之长就不说了,居然连一个县中佐官都要亲自安排,对地方的干预未免过甚。

乃至于原先可以自行辟召的州、郡、县三级行政主官身边的重要辅佐吏员都是中央指定。

中央在任命官员的时候会配备一个完善的行政团队给主官,之后的调遣和任免,都是吏部做出决定,主官无权干涉。

当然主官可以向吏部提出意见。

郡太守和县令身边的辅佐吏员在东汉时代也是有规矩的。

有一部分是东汉朝廷任命,剩下一部分是太守县令自行辟召,为了方便拉拢本地豪强士族,方便对地方的统治。

而且这种状态下上官和下官之间出现矛盾的话,该怎么办事,又该如何调和?

就近地区还好,往来不会那么艰难,要是天南海北的,往来艰难,耗费时间,任免不便,实在不利于中央统治,建议还是按照东汉时代来。

郭某人思考了一下,觉得这样也有道理,官员任免往返洛阳的话,未免太过于浪费时间,会降低地方行政效率,所以做出了一些修改。

他下令扩编吏部官员数量,在每个州的州治所建设中央吏部分部,各派人常驻,可以就近处理每个州的人事变动,最后汇总到中央吏部做备案和审核就好了。

中央任命的是极少一部分,官员自己辟召的是一大部分,象征着皇权的妥协和萎缩。

以东汉那衰弱的皇权,也只能在京畿三辅这样的要害之处和边地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彰显皇权,其他地方都是人家豪强的。

当然,交通不便利也是实际情况,是客观事实。

偏远地方往来一次洛阳就要好几个月,中央要是深度干预,做什么事情都要往返汇报的话,地方行政也就废了。

进入郭魏时代,情况发生了改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