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零七 但凡是剩余价值,就一定要压榨得一干二净
给他们做饭,就要大锅炒菜,大缸蒸饭,大桶装汤,然后给他们大碗放饭,量大管饱是第一位的,味道是第二位的。
这些老火头出身的御厨能把味道搞好就很不容易了。
想让他们把菜做到精细的级别,那还真不容易。
不过这也并非是完全不行。
能到宫里当御厨的,那肯定是量大管饱的同时还能兼顾味道的,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足以证明这些老火头的手艺本身就特别强。
于是卑劣的郭某人一声令下,下令轮休的御厨轮流到山海酒家做菜,和乐师舞女一起,轮流出去上班,开辟第二战场。
皇宫里不养闲人,这是一条铁律。
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一个进来的人都要做好九九六零零七的准备,但凡是剩余价值,就一定要压榨得一干二净,这样才对得起经费的拨付。
从皇帝口袋里拿钱的人,就要做好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辛毗在宫廷宴会上就吃过不少御厨们做的菜。
近年来,随着客观需求的增加,比如山海酒家这些地方也会招募一些民间有名厨师进入帮忙,和御厨们进行交流。
御厨们通过交流,逐渐掌握了一些民间正常的菜式和做菜手法,将这种手法和自己本身掌握的手法融合在了一起,开创了新式宫廷菜。
既有大魏帝国武力开国的狂野粗放,也有人们对食物精细追求的孜孜不倦,二者结合在一起,出现了很多新的搭配。
一些很有特色的只有在洛阳才能吃到的特色菜。
比如用铁板做铁板饭,香香脆脆的,非常不错,还有大厨往炖菜里头加入牛奶,做成奶汁炖菜,还真别说,味道也真不错。
味道好,菜色佳,质量过硬,那都是数得着的硬菜。
但是量有点大,风格也有些狂野,不够精细,这在辛毗看来是一个缺点。
不过延德年间的魏国宫廷菜脱胎于军队伙食,皇帝本人也是吃军队伙食一路走到今天的,很喜欢军队伙食,也非常习惯这种略显粗狂的菜式。
军队伙食那就是粗野狂放量大管饱的。
一到饭点,那些被训练榨干体力的饿到眼睛都发绿的士兵就冲到了火头军的营房附近,那一个个的都跟三天没吃饭的饿死鬼一样,那个可劲儿的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