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五十五 毛玠兵行险招
毛玠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老实一点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在郭鹏面前,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事情是可以瞒住的。
所以思来想去,他觉得只有兵行险招,让新皇帝看到自己进行经济改革的决心以及提振经济的能力,从而为自己进入中央担任一部尚书创造条件——
他瞄准的就是财政部尚书。
王粲也是旧时代士人出身,靠着擅长数学成为郭鹏的宠臣,一度是内阁首辅,后来成为财政部尚书,一直担任这个职位到如今。
政绩也有,问题也有,总体来说他的职业生涯比较平庸,没什么亮点。
在郭鹏强势处理政务的时候,郭鹏的能力足以让王粲变成一个橡皮图章和应声虫,按照他的意思办事。
补上去还要看资历? 看政绩? 看有没有犯过错之类的? 以及在中央有没有人来拉一把。
毛玠是兖州陈留郡人? 是早些时候魏帝国的强势政治集团青兖集团中的人,时至今日,青兖集团早已式微? 难以为继。
毛玠更是属于旧时代的士人官员,更实现在科举制度蓬勃兴盛时期的【旧时代遗留者】,和那些靠着科举考试竞争上岗的官员很不对付。
之前兵部出了问题,董昭落马,陈宫上台,算是郭鹏还念着旧人,也已经算是把青兖集团的最后一点政治能量用掉了。
等毛玠意识到自己处境尴尬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那个时候,不需要王粲有多强的能力。
但是轮到郭瑾了,郭瑾还有没有郭鹏那么强悍的搞经济的能力,就要画个问号了,郭瑾是否需要一个强力的经济助手,也不好说。
毛玠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觉得以自己丰富的处理地方政务、后勤的能力,加上搞经济的能力,应该可以进入郭瑾的视野之中。
这是他孤注一掷的最后一搏。
“太上皇,臣,还没有想着就此告老还乡,安度晚年,臣,还想进入洛阳,起码,主政一部。”
中央可能并不欢迎又一个旧时代的士人官员出现在中央。
同为士人的老皇帝已经退休,新皇帝又是学校教育出来的拥有新式思想的皇帝,思想上和士人们完全不在一个框框内。
毛玠和陈宫通信几次,陈宫屡屡提及他在朝中的不得意,以及周围下属们隐隐约约的觊觎,这让毛玠非常的不安。
他越来越觉得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兴盛,选拔出来的官员越来越多,未来,他这个旧时代的遗留者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
如果学着其他人那样韬光养晦,他的仕途估计就要终结在雍州刺史的职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