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一千五百四十 父亲,你,要造反吗?

一千五百四十 父亲,你,要造反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的去世对于这些与他相关的人们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件沉痛的事情。

不过眼下天气正在转热,虽然郭瑾特批了大量冰块,但是考虑到蔡邕遗体的问题,灵堂只设三天,三天之后,灵堂撤除,蔡邕的遗体将运回陈留老家入土为安。

一应人等愿意送行的可以送行,也可以在此之后再前往蔡邕坟前进行祭奠,任由他们选择。

参谋台左右侍郎荀攸、郭嘉。

尚书台下辖各部尚书、侍郎等数十人。

卫军大将军赵云。

卫军下辖四名将军郭栋、夏侯渊、李典、曹纯。

还有一系列与蔡邕有旧的中层官员,以及一系列蔡邕在太学之中比较赏识的学生,他们纷纷在蔡邕灵前哭祭,祭奠这位给了他们莫大关注和鼓励的长者。

因为事先有过安排和准备,所以这件事情并未引起任何波折,就这样确定了。

蔡邕的身后事全部都安排妥当,很快,就进入了灵堂祭奠的环节,满朝文武都来蔡邕的灵堂祭奠蔡邕。

哭得眼睛红肿的蔡琰和蔡婉两姐妹无法理事,蔡邕的后事就由刚回来还没有正式任职的曹昂全面主持——曹昂是女婿,一个女婿半个儿,他来主持也说得过去。

总不能让郭瑾这个皇帝亲自主持吧?

蔡邕的葬礼还是相当有排场的,毕竟是满朝堂地位最高的官员,唯一的在任三公级别官员,八十四岁,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

蔡邕入魏以后,逐渐不在政治上有什么成就和建树,而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教育和学问上。

老一辈儒家学者郑玄等人相继去世之后,加之郭鹏打压儒学、创建新学,老一辈儒家学究逐渐式微,渐渐没有人专攻于儒家学问。

而蔡邕也能与时俱进,他自己年轻时学有余力,所以学了一些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属于【旁门左道】的东西,音乐,天文地理等等。

而这些在魏帝国也属于新学内容,很受追捧,在科举考试之中占有不低的份量,于是蔡邕成为少数能在旧时代和新时代都站稳脚跟的学术大师当中的一员。

这也为他带来了崇高的地位和名望。

满朝官员能来祭奠蔡邕的都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身份,身份足够的才敢进入灵堂,身份不够的只能站在门外面充当背景板。

在蔡邕灵前祭奠他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高官显贵。

大将军曹仁。

内阁首辅曹操。

参谋台尚书戏忠。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