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崇祯末年 > 第三章 复社四少

第三章 复社四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枫确实是昏了头,只是原因不是太久没出门的关系,而是惊叹南京城的繁华,店家商号林立,热闹非凡,路上的行人也大多都是些看起来衣锦光鲜的富家子弟,虽然说也是有些乞丐游民,但是毕竟为数不多,实在很难想像这是在明朝末年天灾兵变不断的时代。

王枫跟着侯、冒两人身后走上楼,便看见临窗的一张桌子,已经先坐了两个人,一个年纪逾四十,身穿青衣马褂,头戴六合帽的中年书生,另一个也和王枫一样身穿儒衫头戴儒冠,看起来和冒襄年岁差不多,只见侯方域和冒襄走了过去和那名儒生道:“今日可是沾了密之的光呀,要不是密之,咱们怎会上到这第四层来喝酒呢。”

三人分别坐下,王枫思索着记忆,才知道那个年岁较大的叫陈贞慧,另一个便是当廷的翰林院检讨方以智了,这两个人连同侯方域和冒襄,便是有名的明末四公子了。

陈贞慧,字定生,宜兴人,父亲陈于廷为东林党人,官至左都御史,陈贞慧自己也是复社成员,文章婉丽闲雅,兼擅骈散两体。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自幼禀异聪慧,博览群书,曾随父亲宦游至四川嘉定、福建福宁、河北、京师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并阅西洋之书,为崇祯十三年进士,现为翰林院检讨。

王枫一走进大厅,便看见侯方域正坐在椅子上和坐在旁边,看上去比他还大上几岁,和一个相貌俊朗的玄衣书生正在谈话,老管家王福也站在一旁相陪,之前要是二叔去锦衣卫衙门办公的话,也便是由这个老管家帮忙接待客人。

那玄衣书生一见王枫进来,便打趣的道:“玉堂真是好命呐,睡到日上三竿才肯起来,还得我和朝宗前来相请,你这才肯赏脸出来见客呀。”

侯方域也跟着打趣说:“可不?可不知道是否因为康复了,所以跟房内的俏婢女巫山云雨一番呢?”

王枫听的眼前两位风流才子的调笑,当下也笑笑说:“你们这可就猜错了,小弟大病初愈,怎禁的起如此挞伐呢?”

当下两位风流才子也笑了笑,那玄衣书生道:“走走,今日在及第楼设宴,要替密之接风洗尘,玉堂也一道来,自从你生了重病,大伙也难得在聚在一起,今日咱们不醉不归呀,要是贤弟还碰不得酒,以茶代酒总可以吧,总之今天人是一定要到的。”

方以智拿起酒壶先替刚来的三人斟满酒说道:“辟疆和朝宗这样说可就见外了,论文才,你们四人不亚于我,只可惜世道不公,老让那些考官把你们给漏看了,愚兄只是运气好,蒙圣上赏识才中了进士,不过说实在的这官便不当也罢。”

比较缺乏政治心眼的冒襄,一听便疑问道:“密之,这话怎说?虽然说翰林院检讨这官职并不高,但是作为一个读书人,能进入翰林院,那也算是件很荣耀的事情了,凭密之的能力,封疆入阁也是迟早的事情。”

一听到方以智那么说,王枫大概就联想到了,不是不肯同流合污遭受排挤,便是被上官打压了,总归一句……仕途不得意,不过这倒是好个打听一些消息的好机会,王枫也趁机问道:“是呀,辟疆兄说得不错,总比我们还在等机会强的多哩。”

“卿有所命,何敢不受?愚弟自当遵从。”王枫当下便作了个请的动作,三人把臂言欢一同出门。

那个年纪比侯方域还长几岁的玄衣书生,便是冒襄,字辟疆,号巢民,如皋人,出生于文学世家,后游学董其昌之门下。

而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前户部尚书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辈都是东林党人,均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罢黜。

三人步行至秦淮河畔的及第楼,楼高五层,分层别类,身分越显贵的,能进的楼层越高,最底下那层,不分类士农工商均能进,第二层非巨商富绅不能进,第三层非功名在身的不能进,第四、五层是非官身不得进,但这只是一般规定,非得一定要遵守,只是一般老百姓也不可能和当官的有太多交集,而读书人自持身分,也自然而然的遵守这样的规矩不去破坏。

冒襄率先进楼,见王枫还站在门外抬头望着酒楼,便招手大喊:“玉堂,先进来吧,不会是太久没出门被太阳晒昏头了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