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事在人为(9)
配给他们的粮食,虽说比中国人的多,质量也好些,可也还是不够吃。抢最简便,中国警察不管,日本宪兵不问,做小买卖的也不敢拦。
日本娘们的开路先锋是高丽棒子——高级的奴才。他们不单是抢还可着兴儿作践。她们一个子儿不花地吃你几个西瓜,还得糟蹋几个。相形之下,日本娘们反而觉乎着她们的风格不那么低了——她们只是抢东西,不毁东西。
两个宪兵住了手,叫白巡长把所有没把窗户糊严实的住户,都抓走下狱。
宪兵和白巡长都走了,院子里的人一窝蜂似的围上了李四爷。自从他当了里长,不知道挨了他们多少骂。那是贫困逼得他们平白无故地骂人。如今,为了他们,他躺下起不来了。大家都哭了。
解除警报前几分钟,三号的日本人咭咭呱呱说笑着回了家,韵梅知道快完事了。
解除警报的信号一响,韵梅马上跑到李家,祁老人跟在她后面。李四爷睁开眼睛看了看他们,又把眼睛闭上了。大家都找不到安慰他的话说。祁老人见多年的老伙伴半死不活地躺在床上,想放声大哭。
“爷爷,咱们回去吧?”韵梅悄悄问祖父。
白巡长知道事情闹大了。为了这,他就得丢差事。他气急败坏地连忙问道:“为什么不把窗户糊起来?为什么?李四爷跟我不是嘱咐又嘱咐吗?”他这话是冲七号的人说的,可主要还是讲给日本人听,好洗刷他自己和李四爷。
“真对不住,”站在一边的一个女人可怜巴巴地说,“孩子把浆子给吃了,白巡长,给我们说几句好话吧,一年四季孩子们都没见过白面。”
白巡长没了话说。
日本宪兵懂的中国话不多,听不懂那个女人说的是什么。他不分青红皂白,上去就给了李四爷俩嘴巴。
李四爷愣住了。虽说为了生活他得走街串巷,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可他从来没跟人动过手;要是看见别人打架,不管人家拿的是棍棒还是刀枪,他都要冒着危险把人家拽开。
祁老人点了点头,由她搀着,回了家。
又过了三天,李四爷还是人事不醒。末了,他睁开眼,看了看老伴,看了看家里的人,慢慢闭上眼,从此不再睁开了。
十七
夏天,膏药旗飘扬在南海和太平洋。太阳神的子孙,征服了满是甘蔗田和橡胶园的许多绿色岛屿。北平倒很少见得着短腿的日本兵了。他们不敢见天日,来来去去,总在夜晚,因为他们的军装上有补钉,鞋也破了。皇军成了一群破衣烂衫的人。
皇军为了遮丑,到夜里才敢出来;普通的日本人倒不在乎,不怕到处丢人现眼。一些穿着和服、低着头走路的日本娘们,在市场上,胡同里,见东西就抢。她们三五成群,跑到菜市场,把菜摊子或水果摊子围上。你拿白菜,我拿黄瓜,抓起来就往篮子里头塞。抢完了,一个个还像漂漂亮亮的小瓷娃娃似的,叽叽呱呱有说有笑地各回各家。
他气炸了肺。他忘记了自己一向反对动武,忘记了自己谨小慎微的处世哲学,只看见眼前站着俩畜牲,连个白了胡子的老头也敢打。他从容不迫,一声没吭,举起手来,照着日本人的脸就是一下子。他忽然觉着非常痛快,得意。他没作声,把所有的劲儿全用在拳头上了。
宪兵的大皮靴,照着李老人的腿一阵猛踢,老人倒下了。
白巡长不敢拦,他想救出自己的老伙伴,可又惹不起那两个发了狂的野兽。
院子里的人谁也没动一动。老人抱住一个宪兵的腿,把他拖倒在地,俩人就在院子里滚成一团。
另一个宪兵,跟着地上滚的人转来转去,找准机会,冲着老人的太阳穴就是一下,李老人一下子就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