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入场
另外一个却拿着一份都市报翻看着,看不上几分钟时间又放下,就是没插话。清泰心里断定,这家伙绝对啥也没看进去。
时间这东西,只有在痛苦、焦虑的时候过得最漫长。快乐轻松的氛围里时光如梭,快得不可思议。
正聊的起劲,美女接待又进来了,拿着一份简历叫道:“刘军先生,请跟我来,张海波先生,下一个就到你,请准备。”
“兄弟,我先进去了,你赶后”矮冬瓜刘军冲清泰打了个招呼。
聊了半天,才知道他叫刘军
“师兄,你是山竹人吧?”清泰用普通话问旁边的应聘者。
北方呆久了,普通话基本没有地方口音。
“是呢!”
“原来在哪里高就,这家公司是做啥的?”清泰继续问道。
“我原来在一家电缆厂,只家公司听说是搞矿产资源滴,具体不太清楚。”对方的山竹地方口音很浓重。
刘军的话刺激着清泰的笑感神经,心里差点没憋住笑出了。这话有点怪怪的感觉,怎么像赴刑场一样,电视剧里,英勇就义的英雄往往都这样告别,突然觉得他好像没希望了。
“好的,你慢慢去”清泰微笑着说。
本打算说“你先去,我就来”,又感觉不吉利,换了个说法。
刘军走了,走的时候感觉有点匆忙。
“你是注会吧!信息上要求会计师以上职称,注册会计师优先,我只有中级职称,都不想来了。原来注会也考过3科,后来上班调来调去,就没心思静下来考,一晃就过期了,六七年了,现在真羡慕你们。”话匣子打开了,清泰是个自来熟,噼噼啪啪的开始与人交流,话里套话,做了两年业务经理的“职业病”又犯了。
“你应该不要放弃的,不过注会现在注会也很多,没以前紧俏吃得开了。”这“矮冬瓜”应聘者像个老大哥一样的用关心的语气谈起来了。
都是在等待,都无聊,有人聊天,谁都愿意唠上几句,排遣着无聊,反正谁也不认识谁。
“你谦虚了,至少比我们没有的强。注会本就难考,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沿海城市可能多些,内地城市缺口还是很大。听说山竹很多事务所出去做项目的老师,基本都不是注会,项目做好了,拿回来注会审核签章。”清泰表现出他的口才特长。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乱聊着,也没个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