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美猴王出世
书坊印的书也是五花八门,有四书五经,也有时文集子,但卖得最好的却是话本演义这种闲书。
读者主要是读书人,和识字的市民阶级。
古人生活苦闷,没有什么消遣。有钱的达官贵人还可以去酒楼青楼吃吃酒,玩玩女人。没钱的普通人,天一黑就只能上床睡觉,行周公之礼。若是枕边的婆娘面目可憎,做河东狮子吼,那一份造人的兴致自然半点也无。
距离午饭还有两个时辰,正好出门卖稿,给母亲一个惊喜。
当即就换了身还算干净的衣裳,将稿子收进袖中,高文深吸了一口气,捏紧拳“高文,加油!”走出房门。
今日是出门卖文,衙门里的差服自然是不能穿的。即便没有书生的谰衫,也得穿得正经。
母亲的织机还在“砰砰”地响着,听到儿子的声音,道:“文儿,你起来了,娘这就过来替你洗脸穿衣裳。”
高文:“娘,不用了,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这种事情我做得来的。”他心中一阵汗颜,以前那个高文还真是……都十八岁的成年人了,连洗脸穿衣服都不会。
可想了想,又坐回座位。
《西游记》这本书自然是非常好看的,开玩笑,那可是经过时间长河检验的经典。方才俞老头所说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我这书只抄到孙悟空发现水帘洞,被众猴尊为猴王一节,不但故事没有展开,只怕连个开头都算不上,又如何吸引读者读下去。其实,这一章的精华在于猴王有一天突然意识到‘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对于死亡对于不能长生产生了巨大的恐惧,立即求仙问道。这才飘洋过海,拜在菩提老祖门下,学了长生法门。
在这里,原著作者留了个悬念,这个菩提老祖虽然收悟空于门下,可他究竟有没有神仙手段,而美猴王是否又从他身上学得大神通呢?
只要你看到这里,就会急不可耐地去读第二章,然后一章一章下去,一发而不可收。说起吸引读者的手段,吴承恩先生可高明着呢!
看来,我今日拿着两千来字就急吼吼起要出门找书坊换钱,确实是考虑欠妥,至少也得写到猴王求了求仙之心才是。
“哎,腹中感到饥了,娘这就去做。”
“不用不用,我不饿,来不及了。”
听到高文的脚步声,屋中的高母面上露出一丝笑容,喃喃道:“文儿在外面当了几日差,好象长大了。”
在明朝之前,由于生产力和识字率的缘故,书籍的价格非常高。到永乐年后,随着活字印刷术的普及,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书籍的价格不断下落。到如今,就算是装帧精美的经史子集,一本也不过一钱银子,相当于后世一百块人民币,已经能够为一般人所承受。
若是不讲究纸张质量,三五十文就能买一本。
想到这里,高文又提起他那管已经磨秃噜了毛的羊毫笔,深吸了一口气,落笔“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是以——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等到第一章最后一行字“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毕竟不知向后修些什么道果,且听下回分解。”第一章才算是写完,有十七页稿子。
这个时候,看了看外面的天光,已然是艳阳高照,想来至少也是上午十点。
高文是七点钟起的床,在书桌前一坐就是三个小时,时间过得真快。
据脑中的记忆得知,家中贫寒,每日只中午和晚上两顿饭。而且,这两顿饭都迟,午饭大约下午两点,晚饭则在天黑以后八点到十点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