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第一百其查到了
徐珵一笑,温和地对高文说:“你有这个心气也是好事,也罢,老夫就详细同你说一遍。”
原来,明朝的乡试只不过是将有一定文化素养和行动力执行力意志力的人才从莘莘学子中折出来,但到了会试一关选拔的则是合格的官员。身为朝廷命官,首先你要懂得写所谓的机关公文。因此,到了进士科考试的时候,又多了一道题目,就是让考生用朝廷的语气,各写一道制、诏、诰、敕书。
所谓诏,顾名思义就是诏书,以上告下之意,凡覃恩封赠五品以上官及世爵承袭罔替者,发给诰命。敕是告诫之意,也作敕书,凡覃恩封赠六品以下官及世爵有袭次者用敕命。凡朝廷德言下逮,宣示百官曰制。
同问朝廷命令,但使用的场合不同,格式也不同。
另外,除了皇帝所颁的制、诏、诰、敕之外,太子所下达的命令则称之为教。太子教令一般都出现在东宫权力甚大的唐朝,或者君主出京太子监国时期。
徐珵:“你去查查各大商号借贷给高凌汉款子的事情可真,现银又存放在何处?”
高文:“恩师,要不学生也一道去。”
徐珵微微一笑:“不用了,尔止你马上就要考试。为师虽说学问浅薄,可好歹也是两榜进士出身,至于子麟,当年也是中了进士的,别的不敢说,对于科举一道还有几分心得。今日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起,你读书时若有什么地方不明白,不妨说出来。”
这是要亲自指点高文。
高文知道徐有贞的学问可不是俞兴言、石献珠这两个老秀才可以比的。人家可是榜眼出身,若自谦学问浅薄,俞、石二人只怕连学问的门都没有入。
对于这玩意儿,高文一无所知,以前问俞石二人的时候,他们回答说不清楚。此刻见着徐珵这个曾经的明英宗的贴身秘书,机会难得,自然不肯放过。
教授了半天,基本掌握了这几种机关公文的写作格式之后,出去打探消息的幕僚回来了,拱手回话道:“禀东翁,已经查到了。城中几个大商号借贷给布政使司衙门的银子都存放在赵王巷的一家米行的仓库里,那地方已经许多年没用了。如今却突然热闹起来,放了许多家丁,车马往来不绝。属下买通了一个看守仓库的家丁,这才知道最近几日,里面存了许多白银,估计有好几十万两。所有的人进仓之前都要脱光检查,换身新衣裳。”
机会难得,到是要好生请教请教。
对于八股文,临阵磨枪已经来不及了,希望进考场的时候,大宗师出的题目恰好有适合的范文可供作弊,倒是机关公文写作可以加强一下。
于是高文就问徐珵皇帝的诏书怎么写,又是什么格式。
徐大人眉头一皱:“尔止,乡试又不考这个,你问来做甚?”
刁化龙在旁边笑道:“恩师,想来尔止对于进科陕西乡试已有把握,你老人家也不用担心。倒是来年的会试,却是要争取一下,早作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