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秋闱毕
石廪生难得地露出笑容:“这次乡试,高文你却是要中了,只不知道最后排名第几。”
俞兴言:“科举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只要中了就好,也不用贪那虚名。”
石廪生:“说得对,又不是进士科春闱,考得好的能点翰林,有个好前程。”
俞兴言:“石兄,高文能够中式,咱们又见着如此好文章,这一趟也没白来。你我都是一把年纪,难不成还想去考个进士,做朝廷命官?也就是了个心愿罢了,中也好不中也罢,无需在意。”他是个生意人,心胸开阔,郁闷了片刻,随即看开了。
石廪生却还是不高兴:“你说得轻巧,无耻小人,抄我文章。”
高文微笑摇头:“两位老先生,那篇文章乃是你们所作。高文如何能抄,自然是重新了一篇。”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听到这话,石廪生一颗悬在嗓子眼里的心总算落地了:“你总算没有犯糊涂。”
高文没有犯糊涂,他和俞兴言犯的这个糊涂却大了。
俞兴言听说高文没有抄那篇文章,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问:“尔止你最近几月文章进步极大,作得那就是一个老辣。可还记得你作的考题,背一篇出来听听。”
石廪生:“也对,背一篇出来,我们也好知道你有几成把握能够中式。”
俞兴言却不生气了,呵呵笑道:“好好好,我是小人,你是君子,来来来,吃酒吃酒。”
三人吃到天黑,这才各自回去。
不管怎么说,本届陕西乡试总算是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等待。
高文没有办法,只得将自己所抄的王夫之那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头到尾背了一遍。
王船山的文字别说在他当时所处的时代,就算放在明清两个朝代也是第一流的,更别说是在文教欠发达的景泰初年的陕西。
刚听完高文的承题,进入起讲部分时间,俞、石二人就瞪大了眼睛。
待到进入中股部分时,两人都闭上眼睛,沉浸在那篇文章的意境之中,嘴唇微微颤动。谁说八股时文束缚人的思想,没有任何文学的美感。若是落到文章大宗师手头,那就是戴着镣铐跳舞,别有一种法度森严肃穆的气势。
等高文念完,俞兴言突然感叹一声:“老夫万万没想到尔止的文章居然好成这样,真好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