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草根创业
肖蛮蛮:“……”
一碗猪脚面下肚,肖蛮蛮有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
而那些口岸不怎么好的地方,就更吓人了,十铺六七空,许多门面上贴着:房东直租,无转让费。
这些店面倒是便宜,可是,看看口岸,看看人流,看看左右要死不活马上也要关门的小商家,你敢砸钱租吗?
跑了二十来天,肖蛮蛮累得灰头土脸,暗暗嘀咕:以前都说一铺养三代,现在看到好多铺面一空就是一年半载,根本租不出去,他们哪来的钱养三代?
有一天傍晚,她累得走不动了,信步走进一家小面馆。
晚上七点钟,正是吃饭的高峰期,小面馆里就她一个人。她要了一碗猪脚面,一边吃一边问:“老板,你们的猪脚面味道还可以啊,为什么生意这么秋?”
“哪有这样分配的?”
吕林:“是我需要创业,而你根本不需要!而且现在做这些小生意,十个有九个死,很大程度是拉你垫背!你就算投2成,也完全是帮我的性质了!”
肖蛮蛮:“……”
那天晚上,肖蛮蛮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做了一碗鸡枞面。
煮好了面条,再在上面加一点鸡枞油,然后,从里面捞出几根炸得金黄的鸡枞,顿时芬芳扑鼻。
老板唉声叹气:“生意不好做啊,现在大家都在网上叫外卖,直接到店里来吃的人越来越少了。”
“那你们外卖生意好吗?”
“以前还可以,但后来平台提价,抽成百分之二十几。你算算,我们的毛利本来才多少?这么一搞,直接没啥赚头了。可你要是不同意,平台就直接给你下架,没得商量,我当时冲动,就下架了,外卖订单没了,来店的人也少……”
老板愁眉苦脸的:“我再坚持一个月,实在不行就关门了……唉,关了门又不知道干嘛,真是愁死人……”
旁边擦桌子的老板娘接了一句:“关了门还能干啥?送外卖去呗。做个骑手省心省力,每个月拿的还是净钱。”
肖蛮蛮又抓了一小把芹菜叶子放进去,再看看茶几上那瓶“芹菜花”,觉得自己无论怎么摆弄,都没法弄得像富小明的那一瓶好看。
并不怎么饿,可第一口面条下去,觉得还凑合(但远远谈不上味道多好)。她想,自己只是个业余选手,随便煮一煮也有这个味道,如果是专业的厨师精心烹制,这面条的味道会不会大大提升?
肖蛮蛮和吕林都是行动派,二人说干就干,马上就利用业余时间开始跑口岸,找店面。
不跑不知道,一跑吓一跳。
但凡黄金口岸,真的是寸土寸金,房租高得吓死人,十万投资,根本是一个笑话,转让费都不够。而且就算是这些地段,换手率也非常高,经常是三五个月就垮一家换一个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