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麻烦上门
周平海张了张口,想说这五千个户头要开多少天,最后却只是点点头,“我这就去办,你记得按时吃药。”
廖婉玗并没有亲自出面应对,她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周平海安排人接下那五大箱子银元,暂时稳住了情况,便拿上包,从侧门出了银行。
她总要知道这个找上门的麻烦,究竟来自什么人。
斯文自爱些的,大约只是心里想想,虽然这类人站了大多数,但也总有心中气不过的,于是,这日一早,大通沪才刚开门营业,忽然涌进十来个人,抬着五只大木箱子。
廖婉玗才刚在办公室坐稳,翻开今日的早报,一向在银行大厅内负责接待客户答疑解问副经理周平海却急匆匆地敲响了她的房门。
周平海之前在外资银行做大班,薪资待遇不错,只是那群洋人对国人尊重不足,听闻廖婉玗要开办银行,他托了张斋韵的关系约见她。
两厢见面,相谈甚欢,经验丰富的周平海放弃了高薪资叫人羡慕的外资银行工作,转而给廖婉玗做了一个副经理。
他年纪三十出头,人很稳重,此刻这样急切,必然是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她驻步在唐亭欧身侧,唐亭欧微微一点头,今日大通沪银行开张典礼的便算是正式开始了。
今日在场诸位,若论资排辈前辈诸多,就连市长都拍了秘书前来捧场,正是因为有资历的人太多,谁来发表祝词,也是叫廖婉玗烦恼过一阵子的。
到最后,她心一横,索性之后剪彩的时候红绸花带扯的长一些,把人安排齐全,一剪刀下去,只叫唐亭欧这个做师傅的说段祝词,也不算厚此薄地,怠慢了任何人。
既然大通沪打的是一元钱开户存储的名头,那今日到场的诸位,自然也是要赏光的,于是,这一日发生了上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幕,一大群的商政大佬们,纷纷用一元钱,做了大通沪的储户。
第二日上报,最显眼的一张相片,便是十好几位上海滩鼎鼎有名的人物,都笑呵呵地拿着一张金额为一元的大通沪存单。
“五千块,都是一块一块的银元?”
廖婉玗在心里面盘算了一下,真要是五千块的银元,那得装好几口大箱子。
“是,抬了五口箱子来,要求开五千个户头。”周平海停顿了一下,“我是不是应该去回绝了他们?这不是找麻烦吗?”
廖婉玗最近太忙,常常应酬到半夜,咳嗽了七八天,吃药也不见好,她捂着嘴轻轻咳嗽了两声,抬手阻止,“将五千银元清点后全部暂时封存,单独辟出两个柜台,专门给他们开户头。”
拿起桌上的水杯,廖婉玗呷了一口水压咳嗽,“一元存储是我们自己说的,说了,就一定要做到。做银行了,得罪什么人都不怕,怕的是没有信誉。”
早先与银行并无缘分的普通人,一下子也可以成为银行储户,每日来大通沪存储的人在柜台前挤成一团,好不热闹。
加之东北日军日益猖狂,各地均开始号召“民族自强”、“民族团结”,爱国思潮蔚然成风,往中资银行跑的人,日益增多。
廖婉玗瞧着许多爱国进步学生们成群结队地来银行存自己攒下的生活费,索性联络了上海几间大中学校,在校内设立了办事处,方便学生们零星存储,鼓励他们勤俭节约。
大通沪银行的成立,说是站足了天时、地利、人和也并不为过。
但打开门来做生意,你发展的好,自然会有人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