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创造出一个崭新的自己
“韦澜,你行。”石复阳伸出大拇指赞扬她。
筷子只有20多公分长,因此糊上纸后,风筝还是很小巧,韦澜有些担心风筝太小飞不远,会导致功败垂成。倒是石复阳充满信心,认为一定会成功。
韦澜在风筝头部穿上引线,又用纸做了两条风筝尾巴,风筝尾巴对风筝非常重要,一能平衡风筝,二能使风筝飞得更高。由于风筝体积小,风筝尾巴也没有做很长。
一只风筝完工了,石复阳翻来覆去的看,风筝虽小,但是做得很精细,接头处也很紧致。
韦澜将那块碎碗片塞到石复阳手中,伸出自己的手,道:“复阳,你划破我的指头。”
饭后,石复阳企图把竹筷留下来,但韦澜阻止了他,恐引起麻生一的怀疑。
削了一夜,韦澜终于削出四根细细的竹篾片,但是又发现缺少将竹篾片绑起来的细线,不过这也难不倒韦澜,韦澜扯掉衣衫上的两粒扣子。
清晨,张大北来送早餐,韦澜向他要针线缝扣子,张大北哪知韦澜别有用图,立即送来一卷白线和两根钢针。
韦澜用白线将四根竹篾片拼成王字形,这是风筝最简单的式样,只须在接头处将竹篾片绑紧,风筝的骨架就基本成形,届时再把纸糊上骨架,接上线,粘上风筝尾巴,一只风筝便成功了。
石复阳蹲在韦澜的身畔,津津有味地看韦澜做风筝。
“为什么?”石复阳一头雾水。
“写血书嘛,告诉别人我们所在的地址。”
“不能用笔写吗?”
“怎么把纸糊在风筝骨架上?”
“简单。复阳,你把那书柜上的书挑着撕几页下来给我。”韦澜胸有成足。
“好。”
书柜上放着唯一的一本书,是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狄克特写的《菊与刀》,韦澜翻了几页,这本书她在初中时便已经看过,是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
石复阳撕了几页,韦澜坐到桌前,桌上有一碗吃剩的稀饭,她伸手拈出一粒米饭,便将两张纸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