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朝歌城夜未眠
连番战败,虽然折损并不算很多,可也让姬发不禁心中肉痛。
一则,前番败给西岐之后,南北两镇伯候都已然元气大伤;二来呢,自从姬发传缴四方之后,那四方的八百镇诸侯,竟有近半的小诸侯跟随着举起反旗响应,以便将来西岐方面夺得天下之后,自己能捞一点从龙之功什么的。
当然了,这些小诸侯之中的绝大部分,都仅仅是口头上做出了响应,真正出兵的,还是西镇的两百小诸侯为主,南北两镇之中的小诸侯,大抵是以口头声援为主。
倒是东镇的两百诸侯,大抵是以原九黎部落和原神农部落的移民为主,世代传承之下,倒是素来心齐,听闻了东伯侯姜桓楚的悲惨控诉之后,一致起兵响应。很快聚起了二十万大军后,会合了东鲁本部的十万大军,在姜桓楚之子姜文焕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开到了游魂关上,声援姜桓楚的“清君侧”行动。
不过,东鲁的行动毕竟是慢了一些,当姜桓楚扫荡完了周遭郡县部落,然后再次收拢兵力,与姜文焕所部的援军一齐汇聚在游魂关内之时,姬发所部的西岐大军,已然浩浩荡荡、气势汹汹的开到朝歌城下。
实际上,征战至今,西岐方面已经现出了疲态。尽管有着西方教众光头以及天庭的妖神们或明或暗的支持,可西岐方面依旧折损得不轻。不仅前后折损了近二十万的兵力,武将方面更是损失惨重,可以说是十去七八,就连姬发的那些个兄弟,也都死伤了二十余人,可以说成年的武将,已经折损得差不多了!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牢牢站稳了大商整个东部地盘之后,东伯侯姜桓楚终于讲出自己的出师的名义,那就是,“清君侧!”
东伯侯姜桓楚昭告天下,言道,自己举兵,是为了铲除两个蛊惑君心的卑鄙小人,费仲、尤浑。就是这两个小人,鼓动帝辛,杀妻灭嗣,不但以残忍的手段害死了当朝国母姜皇后,更连两个未成年的皇子也一并害死了。
身为大商的一方伯候,同时还是姜皇后的父亲,姜桓楚觉得,自己有义务出来,为皇后洗冤,为自己女儿报仇,同时也为自己的外孙儿报仇,云云。
姜桓楚这个檄文一出,立即天下哗然。
要知道姜皇后素有贤淑之名,而那个费仲、尤浑呢,由于素来喜好贪图小便宜,行贿受贿那也是家常便饭。所以呢,一听说费仲、尤浑害死了姜皇后,毫无疑问地,那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就把此事定性为无耻奸臣残忍杀害忠良典型案例。
而殷商方面,虽然朝歌城已经汇聚了四方总数达近五十万的大军,武将方面,能征惯战的大将也足足有百余位,奈何,殷商貌似没有那种能够呼风唤雨、移山填海的大神级人物,所以,殷商方面的士气也并不算高。
不过,朝歌城下,双方的第一次对战,却是以朝歌城方面小胜一场而告终。
造成如此结果嘛,自然是因为西岐方面没有一流武将的缘故。
而朝歌城方面,则派出了原临潼关总兵张凤出阵,这老头本就是含怒而来,如今两军对阵之际,这老头竟然大展神威,一口宝刀舞动,连斩西岐上将辛甲、辛免、姬叔度等数人,大是打出了大商朝的威风。
随后的几日,帝辛轮番派出原三山关总兵邓九公、陈塘关总兵李靖等,对阵西岐,这些大将也不论本身的武力,还是排兵布阵领兵打仗,都是一流好手,自然远非西岐那些二流武将可比,一时之间,竟是连战连捷、气势如虹。只不过,每当殷商大军准备大杀特杀一番之际,西岐军营上空,总会飞出一头肉山一般的超级野猪,张牙舞爪、嘶吼连连,一副饥饿难耐随时准备吃人的样子,将殷商将士吓得好一阵的心惊胆颤,不得不被迫放弃了扩大战果的绝好机会。
至于杀害两个未成年皇子,那就更是丧尽天良、其心可诛了!
甚至,就连朝中的许多老臣,也对东伯侯姜桓楚报以了极大的同情心。
毕竟,绝大多数的朝臣,都是士族出身的,对于这两个奴隶出身的费仲尤浑,自是没有多少的好感。而且,费仲、尤浑的心思大抵都在巴结帝辛方面,自然很难融入朝堂这个圈子里面来。
帝辛的便宜岳父,东伯侯姜桓楚,在这个时候起兵,也让本就朝歌城本就危急万分的局势变得更加的雪上加霜。
剩下的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虽然没举起反旗,可如今这二人也没有能力再增援朝歌方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