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明才子风云录 > 第二百五十六章 萧妮儿痛骂士林

第二百五十六章 萧妮儿痛骂士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妮儿,想不到你这么厉害。”秋香佩服了,她自认就算够泼辣了,这次遇到比自己更泼辣的。

说到底,吃喝玩乐享受型的公子哥儿,是典型的脱离社会现实的一群人,圣贤道理他们知道不少,不过嘴上说说而已,实际上根本不去做。这一较真,就被目不识丁的萧妮儿捅破了窗户纸,显出原形。

这也像后世的人欣赏赞叹非洲大自然的美丽淳朴,要飞过去打猎游玩观赏,却看不到非洲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即便看到了也只是闭上眼,说一句“上帝遗弃了非洲”,然后就心安理得地挥手道拜拜了。

一面欣赏着拼命要保持非洲的大自然景象,一面却又疯狂地掠夺非洲的资源,不惜把那里的一切破坏掉。这样的悖论其实无处不在,真不知是上帝遗弃了非洲,还是人类遗弃了自己。

如果不时刻警惕,人类愚蠢、贪婪、疯狂的弱点,有时候就会占据上风。

佛陀总结为:贪嗔痴。

第一萧妮儿说的做的都是对的。第二如果你认为她说错了做错了,那首先是你想错了。

萧妮儿继续道:“我不知道混沌是谁,可我也听明白你们说的意思了,你们都非常欣赏我们山镇上的那种状态,所以不希望有任何改变。我就问你们一句话,如果让你们做我们山镇上的人,你们愿意吗?你们愿意在风雪交加时还冒着风险进山打猎伐木吗?进山就可能出不来,你们愿意吗?家里世世代代都没人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你们愿意吗?女儿长大后没人愿意在镇上待着,宁愿去外面给人做丫环当侍妾,你们愿意吗?如果你们不愿意,你们有什么权利说那些屁话。凭什么要我们家乡保持原样,去迎合你们心里什么狗屁桃花源的梦想?”

萧妮儿一席责问和痛骂,戳到这些文人墨客的痛处,一个个抬不起头来。他们在心里寻思:可不是吗,要是去那里玩几天,大家都会乐意,做那里的人,过那样的生活,怎么可能?等于把自己变成了野蛮人,非自杀不可。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有什么权利鼓吹所谓的混沌未凿,有什么权利指斥况且在那里办学。在他们眼里,况且竟然成了天底下最大的罪人,真是岂有此理?对,狗屁不通

“好,妮儿,说得太漂亮了。你虽然没读过书,说的却是大道理,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个理儿。”石榴鼓掌叫好。

孔子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在教化世人,让人们在学习中自我反省,不断改造自己的灵魂。王阳明曾有名言:除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后世有伟人提出要在灵魂深处闹革命,这就已经是集儒学与理学之大成了,可惜深刻领会的人不多。

有些扯远了,言归正传。

作为文人之间的对话,自然应该宽松、包容,他们提出的观点也不是毫无道理,只是缺乏实践基础。萧妮儿发怒则另当别论,她是感觉受到了侮辱,凭什么说她家乡的人就像在讨论动物,这跟猎人欣赏山里的猎物,或者像富贵人欣赏鱼缸里游动的鱼类差不多。

这不是放屁又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他们竟然纷纷指责况且,这比杀了她还要难忍。要知道,况且在山镇上办学,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啊。

“是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都把论语背得滚瓜烂熟的,可这八个字谁能做到?”文宾如梦初醒,不觉感叹道。

“这八个字谁也做不到,标杆太高了,真能做到的话就成圣人了。”沈周苦笑道。

“这样的人北宋以后就没有了。二程、朱熹、王阳明也都做不到。”况且感慨道。

南宋以来,道学兴起,理学日盛,世上的道德风气却日益卑下,这虽然跟理学关系不大,却也令人感叹。

大家只顾一时心头痛快并未往深处想,当然是受了庄子的影响,觉得况且说的那个山镇比桃花源还玄妙,根本就是一个混沌之地,自然就兴起向往爱慕之心,想要让它保持原样也并非出于恶意。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