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章 虽然我输了,但我又赢了!
看台上的柏家俊等人看到卫恩的发挥后,口中的呐喊加油声更加热烈了,但兰迪却依旧是非常澹定。
这才哪儿到哪儿啊,通常的对手实力摆在这,卫恩能够在前程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发挥,再正常不过了。
在田径径赛中,由于存在前伸数的关系,外道的起点需要前移一定的距离,以保证他们需要奔跑的理论弯道距离为115.6米。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外道选手的起点更靠前,所以在比赛过程中的弯道部分,如果选手之间的实力相差很小,那么普通观众就很难看出他们之间的弯道发挥孰优孰劣。
距离越长的径赛项目,对于起跑反应的要求就越低,所以200米专项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总是比100米专项运动员偏慢。
有时候100米、200米兼项的运动员,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全程节奏,还会战术性的让自己在200米比赛中发挥出比100米偏慢的起跑反应。
尤其是后程速耐型跑法的尤罕·布雷克,去年他的100米比赛平均起跑反应时基本稳定在0.170~0.180之间,而赛季四枪200米比赛,却没有一枪低于0.2秒。
布鲁塞尔的0.269秒反应,并不是失误,而是基于跑法的合理性发挥。
对于卫恩来说,虽然冬训以来他的【耐力】属性提升是最大的,但并不意味着他要放弃自己的起跑加速优势。
蹲踞在起跑器上,无数训练记忆从脑海中一闪而过,从桂林二中的田径场、桂林田径队训练场,跳到去年刚刚入冬的国家体育局田径场,再到img学院的天蓝色跑道......
爆发式起跑如何与弯道进行最佳结合、起跑后切弯角度的选择、跑动时双臂的摆臂幅度差别、途中跑状态的躯干倾斜角度控制......
一系列的注意事项和专项技术,统统都被他烙印在了骨骼与肌肉当中,只需要听到发令枪响的声音,他的身体就会做出当前状态下的最优反应。
这场比赛的对手并不强,如果是去年的沃尔特·迪克斯,在200米赛道上他确实很难战胜,但今年的他——不足为惧!
“set——”
因为在前30米的起跑、加速阶段,是卫恩最容易与对手们拉开差距的区间所在,不应错过!
0.146秒的起跑反应,在其余七名200米选手当中,只有沃尔特·迪克斯的0.145能与他一较长短。
但起跑反应从来不代表起跑加速能力的强弱。
枪响之后,卫恩的启动加速——肉眼可见的快!
哪怕,他在30米之后开始逐渐过渡到放松跑状态,并不像100米比赛那样全力以赴地加速到极速状态,但视觉效果依旧非常明显。
所有的思绪都伴随这道预备口令的发出而消散,卫恩迅速做出反应,做好了蹲踞式起跑的预备姿势。
“砰——!”
“比赛开始!”几乎是枪响的同一瞬间,国内的电视观众们就听到安静了一阵子的杨建突然高声喊出了解说词。
接收到枪响信号的一瞬间,卫恩的神经系统迅速以毫秒级的反应做出应对,强大的爆发力勐地推动他的身体从起跑器上弹射而出。
这种充满暴力美学的起跑动作,就是短跑运动的魅力所在,可惜由于直播镜头的位置原因,电视观众们看得非常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