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阳光大宋 > 393、丧事、难事、**事

393、丧事、难事、**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正为难中,枢密使寇准为范雍请功的折子又递上来了。(未完待续。)

王曙接过从头到尾仔细看了,皱眉道:“岳父,此举恐怕不妥。”

“有什么不妥的?”寇准眉毛一扬,威严说道。

“岳父,延州未失,元昊铩羽而归,范伯纯虽有过失,但终归保住了城池。而且他也算光明磊落,上表自责,这么弹劾他,怕别人反而笑咱们气量狭小不能容人!”

“我又不是弹劾他不光明磊落,就事论事,此人的确不适合带兵,再继续留在西北,恐怕还会误了大事。”寇准不悦道。

王曙急忙躬身站起:“那,就算他不益带兵,也不该由岳父出面啊!依小婿看,不但不能弹劾,反而应该给他请功。调离之事,小婿估计自然有人出手的。”

可是这报纸传到京城,后遗症就是把人家两个老婆吓得半死。她俩天天在家里呆着,又不知道朝堂里的战报如何。还美滋滋幻想着老公如何在那边施展才华,立个大功啥的,又光宗耀祖衣锦还京。谁知道现实和梦想差距这么大涅?原来是去拼命啊!

姐妹俩各自抱了两个虎头虎脑的儿子,四人凑在一起痛哭,这小寡妇的滋味着实不敢领教。于是商量着,无论如何要通关系走后门,把官人弄回京城来才好。这方面小嫦既无人脉,又无主意,只好听凭大夫人恶狠狠地自去安排。

再话说赵祯母子临近过年,先是被西北告急文书吓了一跳,现派大军支援是来不及了,召来寇准商量要如何调动周边兵马驰援。寇准也托大了些,寻思着前些日子安排得如此紧密,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说不定是王德用和梁丰使的计策,要乘机闹事呢。就大拍胸脯请太后、官家沉着些,有王德用、石元孙在,敌人定然讨不了好去。

刘娥和赵祯提心吊胆过了几天,果然又等来边关捷报,言说已经击退犯境之敌。又细细看了范雍的请罪折子,老太太才抚摸胸口后怕不已,幸得敌军退却,要不然就是这个寇老西惹的祸事。看看这么危险,十万人攻城,七千人把守啊!

寇准也很委屈和惭愧,自己千算万算,却漏算了还有个啥也不球懂的范雍在那里安抚呢。脑门直冒冷汗,心道好险好险,差点坏了大事。检点阙漏,自责之余,便在家研磨提笔,要上奏朝廷,请求罢了范雍的官儿。

寇准陷入深思,又疑惑地看看王曙道:“谁会出手?”

“谁保举他谁出手。”王曙笑道。

寇准哈哈大笑:“不错、不错,你是越来越会做官了。老夫差点又做错事,嗯嗯,依你,老夫这就给他上请功折子。”又问王曙:“你哪里得到的消息?”王曙笑着从袖子里抽出一份报纸来递到岳父面前:“岳父还未看到这个吧?”

一份战报、一份请罪奏章、一份《西北》,三样物事摆在刘娥面前,老太太好生为难。三样东西说的是同一件事,而且情况都全部属实,可是侧重点完全不同。要依战报,那就是元昊撕毁投降协议侵犯宋境,虽然大宋吃了大亏,却好歹保住了地盘;要依请罪奏章,那就是范雍轻敌大意,指挥不当,导致边关危急;要依《西北》描述呢,却是羌敌冒犯天朝,安抚使临危不乱,带领大宋勇士奋力杀退,使敌人铩羽而归。

刘娥好生烦恼,该如何取舍,是赏呢,还是罚?赏当然要赏全军将士,罚却只能罚范雍一个。可是范雍去接替王曾是夏竦保举,又是自己钦点的,要是罚了范雍,岂不表示自己当初调开王曾是因为私愤么?还兼识人不明,用人不当。后面这条还好说,边关吃败仗是常事,打赢了才奇怪呢。可是承认第一条就有些麻烦,老王一直在朝廷人气很高,这回会不会又被别人拿来说事,吵着调他回来?

他这里眯着老花眼一笔一划地写本子时,家人寇安来报:“老爷,姑爷来了,在外面求见!”老头眼皮也不抬,点点头道:“请他进来坐吧。”

过一会儿,王曙进来,先请安道:“见过岳父。”

“嗯,你来了,稍作,等老夫把折子写完。”寇准也不抬头,答应一声,继续写完了本子,方才搁笔问道:“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王曙前几年因为寇准的牵连,几番起落,后来寇准复职,也因此任给事中判秘书监,属于朝廷的中高级官员了。翁婿同声同气,听说最近西北生事,便过来瞧瞧有什么要帮忙的。

寇准问明来意,便道:“正好,老夫写了一个折子,要弹劾范伯纯不堪大任,该罢其官。你来看看,还有不妥没有。”他对女婿的文才是非常信任的,顺手递了过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