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两地分居
抱着这样的信念,他们夫妻两个集中精力来帮助他们的儿子。在红田村,没有什么收入,惟独靠他老婆打工,才能攒点钱,将来办大事。
这次德志他们来,可以说是雪里送炭。若说修建水池,他们也修得起,只是需要投入将近半年的工资收入,他们有些舍不得。遇到这样的好事,只需要投义务工,什么都不需要,一切都是基金会负责。
姚组长非常开心。
卢支书问:“你们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怎么受得了?”
“对啊,这也是我想知道的。”尹懋补充了一句。
姚组长还是给他们沏茶,用的是一次性的塑料杯,德志知道这是他们侗族人的礼仪,来客先敬一杯茶,不管是纸杯、塑料杯还是瓷杯、玻璃杯,不在乎用什么来装茶,在乎是否尊敬客人,是否在献茶的同时也献给客人一份情、一颗心。
看得出来,姚组长非常感谢他们的到来。政府做项目,最常去的是二组、三组那些通公路的地方,小车能到,就方便参观,也就有了政绩,好向上面邀功请赏。像这五组,恰在大山沟里,三面环山,一面可以走出大山,可惜<A hREF奇门诡女:解密地理惊悚传奇</A>
特别是那些养尊处优的官员,更是如此。
姚组长说他老婆在深圳打工,他在家带孩子,孩子上初一了,每个星期回家一次。
他儿子回来,他就做一顿好吃的,给孩子解解馋,现在孩子处于发育期,正需要营养的时候,不能耽误,要不是这样,他宁愿趁年轻多打几年工,攒点钱好给孩子准备以后考大学用。
“这个事,就不讨论了。这属于我的**。”姚组长说。
德志比较佩服姚组长,竟然懂得**权的保护,随便打探人家**是不礼貌的,但是在中国却再正常不过了。
卢支书说:“算了,不说就算了。你要小心,别以权谋私,利用工作的机会,大面积地接触村妇,别被留在家里的村妇给勾引了,小心弟妹回来收拾你。”
“放心吧,书记大哥,啥时候走桃花运还好了,哪里就憋不过,非要兔子就吃窝边草不可呢?”姚组长急了,赶紧为自己辩护。
“你看你,急了吧?不打自招了,谁说你吃了窝边草?不吃窝边草,意思是吃山那边的草了,对吧?”卢支书追问道。
从村里走出一个大学生,不是很容易的。这里太偏僻,孩子从小上学的条件差,没有老师,没有的东西太多,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一般都达不到。像美术、音乐课,一般都不上,没有老师教,就是孩子想学,没有人教,也是白搭。
姚组长吃了没文化的亏,在深圳打工,没有一技之长,或者没有文凭,只能做普通工,工资最低,工作时间最长,想跳槽都没多少竞争力。深圳的人多得很,一份工作,竞相压价,廉价劳动力太多了,没有文凭或者技术的人,只有付出辛苦了。
姚组长吃了这个亏,就决心不让他的下一代重蹈覆辙,再去吃没文化的亏。
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要下山去了。
他就从深圳辞工回来,一方面在家种田,一方面照顾他的儿子,一举两得,争取读好书,考好学校,将来跳出农门,在大城市工作,拿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