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若即若离的鬟 (十三)
静漪看看他,也看看他身边的这位陌生的年轻女子,单刀直入地问:“密斯特顾,有什么理由一再地跟踪我?”
“陶系既掌握西北,你们送一批物资进去尚且困难。在陶系严密控制下的区域内,送一个人出国,谈何容易?”静漪问道。
“好久不见,密斯程。”戴着藏青色鸭舌帽的顾鹤,帽檐压的很低,声音更低。
顾鹤显然料到静漪必然有此一问,立即回答道:“密斯程顾虑的是。我们确实也没有十成的把握。但是,陶系也并不是固若金汤。密斯程,我言尽于此。此事成与不成,全在密斯程一念之间。顾某人可以保证的是,成,则顾某必然向密斯程兑现承诺;败,则顾某人一力承担后果,绝不连累密斯程。”
“好久不见,密斯特顾。”静漪走向那对青年学生时,他们早已站下,仿佛在等她过去。
顾鹤镇定的示意静漪,一起走了几步,让两人看上去,真像是偶遇的同学在交谈。
“当然,密斯程马上就会成为陶家的少奶奶,荣华富贵本就唾手可得。前尘往事,不提也罢。只不过人活一世,总要活个明白。有些事还是要心中有数的。”顾鹤说。静漪觉得他说话时那种很有说服力和煽动力的方式,也很熟悉。
静漪看到,将冷冷的目光移到顾鹤脸上,等着他的回复。
静漪说:“从前不知道,密斯特顾口才这么好。你不怕我做局反让你鸡飞蛋打?”
顾鹤看看身边的女伴,女伴会意的走到一边去,装作在树下读书的样子。
静漪望着顾鹤,思索片刻,问:“你所谓的证据呢,从何而来?”
慧安看着,那男学生穿着藏青色的长棉袍,围着灰色的围巾;女学生则穿着紫红色的长棉袍,围着白色的围巾——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她四下里一望,这条小路僻静,还真没有人经过,这不禁让她油然而生一种寒意……
“药品的禁运,会导致大量非战斗伤亡,这是不人道的。戴君生前曾说过,密斯程是心地善良的人。我想,密斯程也不是不顾大局的人。否则,我也没有机会来和密斯程做这个交易。”顾鹤说的委婉些,静漪却也听的出他意有所指。
“别以为我看不清楚你的脸,就不知道是你在跟踪我。我家巷口卖糖葫芦的老人家被你换了两天,卖的糖葫芦还是他的人却不是;北京饭店大厅里,我打电话,你就站在我身旁,我离开的时,你本想接近我可是没有能够;我三哥婚礼,你混在观礼人群中,那日军警太多你更是没法子靠近……算上今天,你已经是第四次出现在我身边了,密斯特顾,别说这都是巧合——难道今天你也是凑巧和友人一同来参观燕大校园?你还安插了多少眼线在我身边?我已经与你们毫无瓜葛,你这么做,为了什么?”静漪问。语气平常,却仍有股咄咄逼人的意思。
她只是沉默。
顾鹤抬头,望着她,问:“密斯程何出此言?”
顾鹤见静漪仍冷着脸,说:“戴君曾经设想过,若密斯程有朝一日符合我们的条件,或许可以吸收密斯程成为我们的一员。即便不成,戴君也想帮助密斯程借由苏联去往欧洲深造。虽然目前我们正处于困难阶段,但是将密斯程送到苏联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密斯程到了苏联就自由了。我想,或许有朝一日,密斯程会想要这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