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十二)
用过午饭之后,看天气还好,雅媚便起意带着静漪在宅内转转。静漪牵着瑟瑟的手,跟着雅媚走,边走边听她讲些陶家的旧事。有些她已经听张妈讲过了,雅媚却比张妈讲的更丰富更有趣,她听着觉得很好。别处也罢了,摆祭的正堂她参观的格外仔细些。正堂与前些日子举行结婚典礼时的布置已经大大的变了样。从外到内都铺上红毡。静漪走在红毡上,随着红毡延伸到正堂深处,抬头便望见摆祭品的长条案,是大张的黄花梨大案,上面钟鼎俱全,都是古物。更不要说精细的祭品,看上去是琳琅满目。正中香案上,香炉中冒着袅袅烟气,氤氲环绕在堂内。静漪在这薄烟蒙蒙中,举目而望,堂上悬着一幅幅巨大的陶氏先人的画像。密密地排列着,画像中先人面目都或严肃或慈和,眼神却是一致地仿佛自上而下俯视似的,静漪看着看着,愈加屏声静气起来。连一向爱说笑的雅媚和活泼的瑟瑟,也不知不觉渐渐安静多了。
“你这是操的哪份儿心哪?”静漪随口说着。
雅媚笑她太过谨慎,她也不在意。
“谁让你们在北平时就没合房……”秋薇声音极细地说。
静漪恐自己行差踏错,落人笑柄,能想到的一些规矩,她早已仔细问过张妈,到了这日她还是跟在雅媚身后,看她如何行事。
雅媚笑笑,说:“比陶家还是要差一些的。”
“不过这样的话,姑爷可就真不用进这间房了,小姐。”秋薇低声道。
“马家呢?”静漪问。马氏在此地是大姓。旁人她没见过,只看马家瑜一人,气度亦不俗。
听得出来她有点儿忧心忡忡。
看服色,武官不提,文官具二品往上,可见陶氏家族之显赫。
静漪听了这话,“啪”的一下把门又合上,回头瞪着秋薇喝道:“住嘴!”
从除夕这日早上开始,各种年下的活动便开始按部就班的进行。从上到下连大门口的听差都换了新装。
静漪半晌没说话,起身要出门的时候却说了句:“也好。”
静漪点头。
省得来来去去,彼此都尴尬。
“先祖是洪武二十八年随肃王迁来此地的。从那时起就在这里扎根下来。明清两朝,尤其清以来,陶家在西北,不说一时无两,也是独一无二的。从前有个说法,撼西北易,撼陶氏难。谁想动这里,也得问问陶家答不答应。”雅媚悄声说。
“那怎么行!你们不在同一间房里睡的话……”秋薇咕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