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渐行渐远的帆 (十六)
珂儿过来,在陶夫人耳边低语一阵,说:“太太快些回去吧。”
“从凌晨起,得到消息的部分学生就开始预备。今晨集结了数百人,在城中散发传单。号召城中百姓上街头示威游行,向省主席请愿。这是传单……他们要求蒲主席清查税款,要求停止迫?害民?主人士和学运领袖。眼下没法判断游行的规模。不过能确定的是,会有武装人员混迹其中。恐怕到时候他们会借机生乱。”岑高英说。
陶夫人显然是对珂儿禀报的事情很是吃惊。
陶骧微合双目,说:“继续。”
静漪隐约听得“老太太”和“七少爷”几个字,珂儿面有急色,她直觉是出了什么事,不觉也呆在那里。想到一早哈德广就等着见陶骧,这也是不寻常的……她这一急,心砰砰跳的快起来。
“母亲!”静漪脸上变了色。
“仅仅控制局面反而很容易。所有的部署已经完成,只需一个命令即可。不过我想,有人是希望看到这里乱一乱的。”陶骧说完,指示岑高英下达通知,半个钟头之后,在司令部举行紧急会议。岑高英领命离开,他才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示威游行有何不可?西北军所欠债务,早已清偿完毕。我正愁人不知道呢。”
陶夫人转身盯了她,说:“早看出你绝非老七良配,我只悔当日没能一力阻止这门婚事,竟由着老七的性子来。今时今日我若再重蹈覆辙,对得起谁?他可是我一手带大的,若他有什么不好,我先对不起他亲娘临终所托,也对不起我几十年的心血……你既不是个好妻子,更不是个好母亲,留着你在陶家、在老七身边,终究是祸事。念在你是囡囡生母,我也不过于为难你。离了这,外头海阔天空。以你的心性、智慧,想必将来成就未可限量。假以时日,定会得偿所愿。那么囡囡留在陶家,你也不必挂念。我是她祖母,不会亏待她。老七更不会亏待自己的骨肉。”
逄敦煌说:“意料之中。陶司令你呢?”
“您日后是不是打算告诉囡囡,我……她妈妈已经死了?”静漪问。
岑高英说到这里,停了停,看看抱着手臂端坐书桌之后的陶骧。
陶夫人看看静漪,对白婆子说了句“好好照看七少奶奶”,拂袖而去。
李大龙出去,在书房门外守着,岑高英才拿出皮夹来,将那上面的一条条记录逐一向陶骧汇报,边说边将相关电报也交予他。逄敦煌并没有规规矩矩地站在那里听。他点了支烟,踱到窗前,听着岑高英说:“……消息是昨天夜里从上海传过来的,跟我们之前掌握的并无出入。除了指控迫?害和秘密处决民?主人士和学运领袖,就是西北军近几年亏空地方税收、导致地方政府入不敷出。被害的民?主人士和学生领袖名单列的很清楚,都在这里……挪用税款、亏空财政收入的具体数字也有。另外,他们还指责您和外国使节过从甚密,为了谋取一姓一家之利益,与其签订秘密协议、还大肆购买军火……”
静漪眼望着陶夫人的身影穿过竹林,渐渐远去,猛醒过来,要追上去时,院门已经紧紧闭锁。
陶骧回了书房,看看逄敦煌等人,说:“说吧。”
“尽早控制局面。”陶骧说。
陶夫人看了静漪一会儿,并没有回答她。
“蒲主席什么意思?”逄敦煌靠在窗边,问道。
“太太,珂姑娘有急事来见太太。”白婆子静悄悄地出现,身后跟着珂儿。
陶骧点了点头,问:“省身,你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