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不静不羁的风 (十五)
“冬哥儿媳妇如今还在这里么?”静漪问。
“平叛一事,他督导有功。等一等他,也应该。”陶骧淡淡地说。
“平常都不在的。这个月厨娘家中有事,丛管家让她替工,日日都来的。”小桔说。
陶骧这阵子不痛快,多半是跟这个马上要走马上任的费玉明有关。此人人还没有到兰州,在南京已经意气风发地大肆宣扬其政见,显然他的到来,势必跟随着他所谓的各种革新。就算她是个闭门不出的妇人,也知道此地政商两界盘根错节的联系,一个外来的和尚这般高调,来到此地怎么念这部经呢?
小使女年纪不过十五六岁,样子很是可爱。
静漪闭了眼,长长的睫毛覆下来,没出声。
静漪让她进来,看看她,憨直的模样很有几分像草珠。
“那你怕我吗?”陶骧问。
“叫什么?”静漪问道。
静漪进了水阁坐,丛管家早吩咐侍女送来茶。静漪让他去忙了,只说自己要在这里静静坐一会儿。丛管家见她没有带人来,便让使女在外头守着听候差遣。静漪索性脱了鞋子,坐在陶骧那用来读书办公也用来休息的榻榻米上。枕边有几本书。她过去,随手拿起一本来,却被下面一本吸住了目光。她犹豫片刻,伸手取过来——是一本褐色皮面的小书。书脊上有烫金的字体。翻开来,古色古香的纸张和排版,都让这本书和其他的书有些迥然不同。然而这不是让她最惊讶的。让她惊讶的是这本书,除了扉页上的签名,和她的那本几乎一模一样——扉页上的一行英文,字体有点潦草,是Si-Tao,竟是陶驷的书。
“怕一点也好。”陶骧将她抱起来,往卧室走去,“不然你岂不是无法无天了?”
她随手翻了翻。
“生气了?”他不说话,她问,“我的意思是……”
诗集里的很多诗,她原先都能整首整首地背下来……她轻轻将书合上,照旧放回那枕头边。倒把那枕头拿起来拍了拍,弄整齐些。枕头上绣的是并蒂莲花,湖绿的底子粉色的花,用的有点旧了,还是好看的……她发了呆似的看着枕头,听到声响才回头。是使女在外头坐着打瞌睡了,头不小心碰在竹帘上。
“你做出这样子的时候,真可怕。”静漪晃了晃头,两人额头摩擦着,发热。
“回少奶奶话,叫小桔。”小桔轻快地回答。
“笑什么?”陶骧一低头,额头碰着静漪的。
静漪问了她年纪,到陶家几年了。小桔口齿清晰,一一地回答了她。静漪看了看面前的茶点,捻了块糕饼拿在手中。糕饼有花香,点缀的花瓣,应该是牡丹花酿的。
静漪歪了头看他一会儿,笑出来。
他深沉的心思她并不能时时都摸得准。摸不准的时候她会觉得不安。
她轻声说了句:“别在那凉地上坐着,冰着身子不得了的。”
“有时候,还是有点怕。”静漪被追问不过,只得说。
那使女几乎惊跳起来,慌着说七少奶奶对不住。
“嗯?”陶骧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