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六章 微妙的平衡
他俩在这儿吊着,武承嗣就得在城外吊着。
这事就僵在这儿了。
不过话说回来,魏元忠按说是比武承嗣和李多祚更早接到的回京旨意,怎么还没回来呢?
好吧,魏老爷子也病了,走到凤州就动不了窝了。
听其奏报,病的还不轻,得是养好了才能回来。
就这么点事儿,说句不好听的,两天要是弄不完,那就是主将不识数儿。
可也偏偏就是这么点事儿,不但半个月还没着落,而且往后看也是遥遥无期。
问题出在哪呢?
就出在这个点验粮草结余,军械耗损,还有上报功赏上了。
这些事儿,光李千里和李多祚没用,还得兵部出人参与点验。
......
这可把李贤乐坏了。
原以为是老太太心向武承嗣,现在看来,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啊!?
老太太玩的高明啊!!
武承嗣在城外吊着,照这么拖下去,只要魏元忠不回来,那非吊死他不可。
核实无误之后,汇聚成册,再由兵部侍郎盖印签押,上呈陛下。(现在是呈给李贤)
这事儿看上去好像也不难,难就难在,新任的兵部侍郎魏元忠还在回京的路上呢,而老侍郎......早就提前被武则天打发出京了。
等于说,兵部现在没人做主,更没有盖印签押。
没有兵部签押,这事儿就结不了。
结不了,李多祚和李千里就在这儿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