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探幽录 第439节
的确,长安城里这般情形,实在叫人提心吊胆,尤其是最近高宗察觉了她的真实身份,虽然阿弦告诉他的时候口吻是轻描淡写的,但袁恕己仿佛看见了这件事背后那张牙舞爪的阴云密布。
袁恕己本要询问崔晔阿弦是否会回到桐县,但是话到嘴边又停了下来:
何必对他尽说心底所想,明明被赐婚的是他,本该如愿以偿的是他,他居然在此做没事人般,阿弦到底是怎么想不开……居然喜欢这种心思深沉如许、几乎叫人不悦的人。
——想到这里,反觉着阿弦走的好。
“那好吧,”袁恕己后退一步,“既然如此,我便告辞了。”
而在怀贞坊里她的主动求欢,也可见一斑,若是平日里的她,哪里会如此不顾一切?
崔晔提笔,细细地紫毫笔尖儿不为人知地轻轻颤抖。
忽然……无从落笔。
袁恕己打量着他平静无波的脸色:“你当真不知道她在哪里?她……甚至连你也没有告诉?”
原本从户部听说消息后,袁恕己隐隐惊怒,但虽然震惊,却并不完全是因为阿弦的突然辞官而去,而是在他心底几乎瞬间认定:此事崔晔是知情的。
崔晔淡淡地一点头:“少卿慢走,不送。”
袁恕己重重地喷了口气,转身出门。
等到那道英武的身影消失眼前,崔晔垂眸望着面前被袁恕己捏皱了的字纸,用手将上头的褶皱一一抚平:“第一时:心动多静少。思缘万境,取舍无常,忌虑度量,犹如野马,常人心也。”
正是孙思邈教授的《存神炼气铭》本篇,他方才默写。
崔晔目光下移,看到第四时:心静多动少。摄心渐熟,动即摄之,专注一境,失而遽得。
甚至袁恕己怀疑:阿弦的辞官,也有崔晔的手笔在内。
就算他不曾参与,以阿弦跟他之间的关系,阿弦也必然会同他商议。
此刻,面对他的询问,崔晔道:“不知,她并没有跟我说过。”抬眸安静地看向袁恕己:“因为阿弦知道,如果跟我说了,我是不会放她离开的。”
袁恕己皱眉:“那么……”
刹那间心中转念——阿弦是从豳州桐县而来,且桐县对她来说是极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莫非她挂冠而去,是回桐县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