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第二刀砍向哪里
康明茫然,不知道陆涵说的“金山”是什么,“金饭碗”又是什么。
看着康明一脸疑惑,陆涵启发性地说:“想不出吧,我来问你,一年前弁洲是债台高筑,现在我手里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康明看着陆涵,他相信陆涵是很看重自己的,而且按照他这话里的意思,可能会给自己一个县长的职务,可是,康明在兴南工作这近半年来,对兴南产生了感情,况且他又不是一个有始无终的人,在兴南还没有做出成绩来之前,他不会离开兴南。
现在,他心里有着很多很多的想法,都是一些与兴南建设有关的事,它们象潮水一般涌进康明的脑子,虽然还都只是没有计划和步骤的意思形态,但却是一些要马上着手进行的工作。时机是不等人的,把握不住,就是溜之大吉。
所以他说:“是不是缓一缓再说,我突然调到你这里来,好象不能服众,而且,兴南那边我也放不下心。”
陆涵看着康明,感到这个青年正在成熟,在康明没有做出一定的政绩之前将他调来,还真不能服众,并让人产生有意培植党羽的嫌疑。他知道康明不是来要官的,但到底来干什么,他也猜不出,不过他不露声色地说:“既然你不是来要官的,那我这里没什么你需要的东西?”
“我是来借钱的。”面对陆涵,康明也不需要转弯抹角,他准备暂时放下那些汹涌而来的念头,先解决当务之急再说。
康明喜滋滋地在想,网一收,那个代县长的代字就应该去掉了,说不定还会象陆涵一样,让自己以县长的身份主宰兴南的政局,所以他向陆涵比划着说:“老师,我想,兴南的事情结束了以后,唐宁是不是会考虑那个……”
陆函没有理会康明的比划,他转过头,一边缓缓地回自己的座位,一边用十分平淡的口气说:“小康啊,过了年,你是不是考虑到我这边来,不是我想挖人,而是我这里有更适合你的岗位。”
陆涵没有正面回答康明的问题,但从他这几句话里,康明象是听出了什么,不过他怎么也想不清,他为市委、市政府立下了汗马功劳,唐宁会不考虑自己的职务问题?而且,他自己亲口承认,等兴南的事弄完了,就将自己头上的代字去掉,他总不会言而无信吧?
“你是说,不但代字去不了,代字后面两个字也不保险?”康明担心地问。
陆涵狡诈一瞪眼:“我什么也没说!”
“借钱?没有!”陆涵做了个逐客的手势:“那你走吧!”
康明以为陆涵是开玩笑的,所以他也嘻皮笑脸的说:“别那么小气嘛,我听人说,到你这里借过四五千万都没什么问题。又不是有借没还,要不要我立下保证书?”
陆涵认真的看着康明,说:“别人来借钱,兴许还能借点给他,你来借,就真的没有!”
“这又是为什么?”康明不解。
“因为你呀,是坐在金山上装穷,拿着金饭碗讨米,谁会借钱给你?”
看着陆涵的眼神,他随即也想到了:虽然说他在兴南清肃了一邦腐败分子,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的任务,但那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完成的特殊任务,在领导的心目中可是算是成绩,却不是能公之于众的政绩。突击提拔一个年青的县处级官员,那是需要显赫的政绩的,要不然别人就会说,领导是无原则的提拔干部。
康明心里一阵难过,回想起,唐宁在听完自己要让宏兴公司破产,改组矿山企业的汇报时,还赞扬自己说,“我一直对你的工作很放心,陆涵看中的人,不会差到哪里去。”韩庭玉就更直接了,他督促自己去搞好《矿产业改革方案》。这些都是在让自己积累政绩啊,怎么一忙起来都给忘了?
好在自己在这方面做了布置,看来下一步要抓紧时间办这些事了,如果兴南的时局定了格,自己还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那这个县长恐怕还真的当不成了,市委、市政府最多会给自己一个相当于处级的部门官,也算他们履行了诺言。
然而,康明要的是能指点一方水土的江山,举一方水土的沉浮,他宁愿做蛇头,不原为龙尾。
“怎么了,想清楚了没有?还是到我这里来吧,异地调动是提拔的好机会。”陆涵催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