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猫儿药
这正是:“劝君不可结怨仇,结得怨仇深似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金棺陵兽》下回分说。
且说雁营出战在即,张小辫儿酒后带着手下哨官们听个说书人讲古,讲的是一段《撒豆罗刹江》的说话。
原来在灵州城内外,生长着许多草药,如果哪只野猫被蛇蝎咬了,或是受了什么别的创伤,它都会自行去衔来几株药草,混合了服食,用以拔毒疗伤,这就是所谓的猫儿药,治起病来万试万灵。但这配方随着季节时令变化,到现在也没人知道野猫们是怎么配药的,那可真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说书先生偷眼相观,见那张小辫儿仍旧是一副全然不以为意的坦然模样,知道对牛弹琴了,心中只是冷笑,抱拳拱手尊诸位:“今日有幸伺候列位爷一段说话,也算是咱们有缘。咱这说书之人,只不过是凭着耍嘴皮子赚钱糊口,无非讲些个风月,谈些个异闻,图个好听罢了,自然做不得真,其中如有疏漏怠慢之处,还望官长老爷们海涵。奈何这良辰短暂,美景易逝,再长的故事终有个了局的时候。”说罢他就推说时辰已经不早了,命侍童送客。
张小辫儿正说到兴头上,雁铃儿等人也都听得入了神,忽听一声雁哨响亮,众人心中一凛,情知有变,还以为在途中遇到流寇,却不知来了多少敌人,纷纷在船上举起抬枪,却见从远处的水面上漂过来一件物事。
张小辫儿眼珠子转了两转,又想生死总有命,富贵都在天,反正张三爷本就是穷光棍一条,无非凭着偷鸡吊狗的手段,勉强度日过活,想来能有今日光景,也合着否极泰来之理。天为宝盖地为池,人生在世是浑水的鱼,受用一天,就得一天的便宜。
水面上那东西随波逐流,起起浮浮越来越近,顷刻间离得雁营舢板就只有一箭之地了,众人方才看得清楚,却是一条体形极巨的老狐狸,身下跨着一颗大南瓜浮水而来。那老狐额前顶着个白斑,乍一看就好似有三只眼睛。它挤眉弄眼地骑在瓜瓢上,遇到雁营这数十艘舢板和一排排抬枪弓箭,竟然丝毫也不惊慌,直将众人视如无物。
可是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张小辫儿虽然隐隐听出些意思,心中也觉得颇不安稳,但他骨子里认定自己绝非凡夫俗子,荣华富贵,飞黄腾达多是张三爷命中注定所得,哪里肯信这说书人乱嚼舌头。
雁营兵勇虽然骁勇善战,却多是迷信鬼神之辈,见这三眼老狐骑着南瓜渡水,而且不知避人,物性反常,多半是成了精的妖物,见着它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杀之也恐不祥,所以空举着排枪,谁都不敢动手击杀。
所谓“书不在厚,有味则馨;言不在多,有理则重”。您要问说书人讲的这个理是什么理,他正是想告诉张小辫儿:“从来没有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随你小子现在使尽英雄,早晚有一天宿债相偿,凶神恶鬼必定会找上门来,到时候再后悔可来不及了。”
雁排李四见那老狐神态鬼祟,知其来者不善,必是有些古怪,发狠道:“叵耐你这孽畜来得不是时候,看某结果了你的性命……”他担心用火枪动静太大,探臂膀把背后的雁头弯弓摘下,搭上一支白尾雁翎箭,便要抬手射去。张小辫儿急忙拦下,说道:“四哥且住,这三眼老狐怕是冲着我来的,不可轻易坏了它的性命。”
原来那说书先生看出张小辫儿命数奇特,知道他惹了大祸在身,而且还要连累灵州城里的军民人等,不分男女老幼,都得跟着一发死个尽绝,就算是鸡犬猫狗也留不下来一条。只是此事非同小可,他也不敢直言相告,故此托借当年的一段故事加以点拨。但说书人讲的事情,与张小辫儿所遇之事肯定是不相干,只有其中的道理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