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家法
“所以,这就是区别。也是我之所以在文灵根天赋上,表现得与众不同的原因!”
而文灵根武者的特点,是博学广闻,有极强的观察判断和思考应对能力,往往能料敌机先。更重要的是,文灵根武道风格不拘一格,就跟文章一样,既有严谨缜密的,也有灵动飘逸的。
到了一定高度,甚至兼有其他灵根之所长。
“难怪之前‘昏迷’的时候听那些人议论,说起我是文灵根,都很是不屑的样子……”
苏道山心下恍然大悟:“一个因循守旧,方正刻板的书呆子,就算再下苦功,练出来的怕也只是‘木讷拳法’或‘呆板剑法’一类的东西。”
想着,苏道山心头骤然一动:“观察判断能力……”
苏道山一边看,一边认真理解。
根据书中所说,武者天性不同,武道之路也就不一样。
有些人亲近自然,天生喜欢摆弄花草植物,性格平实温和。这种人大多是农灵根。农灵根武者的优势是知天时,懂地利,擅借势用势。
有些人天性好奇,又心灵手巧,细致而有耐心。这种人大多是工灵根。工灵根武者的特点是千变万化,精密巧妙。
有些人天性善计算,喜交际,处世圆滑且脑子灵活。这种人大多是商灵根。其优势是知进退,懂取舍。
“书上所说,灵根天赋除了看谁的天性更贴近之外,谁在相应体系中的造诣越高,谁的实力就越强!”
“例如一个老练而成功的商人,就比初出茅庐的菜鸟更能发挥出商人知取舍懂进退的特点……对阵时,他们有更精准的第六感,有更独特的眼光,总能在关键时刻避开危险或果断进击,抓住机会!”
想到这里,苏道山心里已经有所明悟。
“文灵根有口诀云:‘文不达意,拳不成器。诗不成篇,剑不成仙。’说白了,就是文章做不好,武道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但我无论是性格还是学识,已经与原身截然不同,别的不说,就单说前世二十年所受的教育养成,就不是一个生在资讯原始,甚至还出现了文明断层的世界的十几岁少年能比的!”
还有些人天性喜欢冒险,性格刚直强横,甚至霸道。这种人大多是兵灵根,特点是一往无前,锐不可当。
当看到文灵根时,苏道山愈发专注起来。
“原来,文灵根武者竟是五大灵根中最弱的。因为文和武本就是几乎相反的两条道路。文人喜静不喜动,伤春悲秋,天性就不愿意与人拳脚相向。
“因此,文灵根武者能在武道上有所成就的,少之又少。大多都是性格刚直,坚忍不拔之辈,属于那种就算说他是武灵根也毫不违和的异类。”
苏道山想了想,迅速从中国历史上找出了相应的例子:“应该就是班超,陈庆之这类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