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君 第56节
里面的声音果然戛然而止,少倾昝宁道:“进来吧。”
两个姑娘得到吩咐再稳稳地挑开门帘依次进门,然后捧着茶盘和银壶先稳稳地在门口蹲安。
昝宁见她们两个进来,先问了句:“外头人色都清爽了吧?”
白荼答了声:“是,侍讲和旁听的大臣们已经喝过茶离开了,伺候文华殿的太监都站得远远的。”
于是昝宁毫无顾忌地继续往下说着:“今日进讲,这些个人还是一个个仁义道德的模样。军机大臣刘俊德,一直以道学自居,进讲讲得自鸣得意。朕只差没问他脸上:‘为保一个黑心狠毒的贪官,睁眼瞎一样不顾另一家子的家破人亡,算是什么道德文章?!’”
白荼知道她使促狭, 轻轻拧了她肉一把,咬牙道:“死丫头, 里头不止一个人,一个人送茶不方便。”
其实, 里面就算有十七八个人,娴熟的奉茶宫女一个人也能把茶送进去, 送得好好的。
李夕月故意“哦”了一声:“明白了, 里面两个人,可以一人送一碗茶。”
白荼脸微红,不做声, 又拧了她一把:“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两个人捧着茶盘到文华殿次间,里面传出昝宁和另一个人的谈话声:
徐鹤章摇摇头,叹息一声道:“本来谈道德文章的,首先是要自身‘仁者人也’,连这点都做不到,其他一概免谈!可谓是……”
他顿了顿,看了看两名宫女,还是把最严重的评价说了出来:“可谓是伪君子!”
昝宁亦是摇头叹息:“先帝留给朕的辅政大臣,原以朕小时候开蒙的师傅张莘和为翘楚,不仅是大儒,更是本分的君子——可惜啊……”
君子通常斗不过小人,帝师张莘和,早在皇帝亲政之初,为礼亲王排挤,一把年纪了,在京中实在待不下去,求了外放,这些年以年岁已高为由,不肯管督抚那些繁杂的事务,只主一方学政,另外自家开一座书院讲讲经学。与张莘和关系亲近的几位大多也离开了京城,最惨的一个被按了罪名发遣军台,据说在军台提督幕下。
徐鹤章呷了一口茶说:“两江的奏报终于‘找’到了,皇上看到了吧?”
“鹤章,今日朕这份御论,做得如何?”
那位叫徐鹤章的翰林说:“皇上立论古雅,内容却很实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今民瘼之重,不能不叫人悚然惊觉。可惜堂上衮衮诸公尚未觉得,嘴上说要养民生息,实则并没有养民生息的举措出来。”
李夕月一瞟身边的白荼,白荼脸比方才还要红,顿着步子似乎在听里面的回答。
“比如?”
李夕月一听,刚刚还是谈经史,这接下来是要谈国政了?她们在这儿岂不尴尬?于是赶紧先扬声:“万岁爷,奴才白荼、李夕月过来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