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上官婉儿的心声
也许,这才解释了为什么李隆基会在手刃婉儿、登基为帝后,又下旨集贤院学士收录婉儿诗文结集成书,并亲自撰写序文,盛称其“明淑挺生,才华绝代。敏识聪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如前闻,摇笔云飞,或同宿构……”这,便是他为了杀死婉儿而感到愧疚悔恨的明证了吧?
这天晚上,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思念秦钺。我想告诉他,我懂得上官婉儿了。我懂得他所说的灵魂不死的真义了。
那些闯入我脑中的不速记忆,就是婉儿孤独地游弋在人间的伟大灵魂所形成的一种气息与心绪。它们遇到了我,被我所接收,于是我便有了婉儿的记忆,有了她的心绪、感情、气质,和才华。
我替她说出了她想说的话,也就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是的,我明白了,就像我被拾于大明宫旁的诡秘身世,就像那十八只经历传奇的镯子,就像总是忽明忽暗地闪烁在记忆中的情节,都是缘,是冥冥中的规律与天道,是一种轮回!
全组人长舒了一口气,仿佛都才刚刚清醒过来,一切不过是戏。
而“李隆基”犹自沉在戏中不能还魂:“怎么会这样?唐大小姐,劳驾你下次改戏前跟小的知会一声,不要把我显得像一只呆鸟。”
我惶愧:“对不起,真对不起,是我误场。我重拍这一段好不好?”
导演却喜出望外:“好一个‘千百年后,当你的骸骨与土木同朽,我的诗篇却仍然会被百姓传诵’。就是这种情绪!就这么演!这条不错,来,再拍一条,这一回,李隆基的表情要合作一点。”
可是刚才那一番话我却再也重复不来了,只是按照剧本设定好的台词一板一眼地表演出来。导演懊恼:“怎么反不如刚才了?就是像你刚才那么演就好。”
是秦钺,是秦钺唤醒了我沉睡的记忆,我同婉儿,其实本来就是一个人!
秦钺说过,他平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履行他对上官老师许下的诺言,照顾婉儿。
但是现在我要告诉他,他不必抱憾,他没有食言,因为,他已经在我身上实现了他的承诺,我就是上官婉儿,他已经给了我足够的照顾与引导。
他的智慧,他的爱心,所启迪于我的,比世上任何一种具体的照拂更珍贵,更实在。
“我,我……”我为难。
导演已经了然:“又是忽发奇想的是不是?但是你这种想法很好。上官婉儿说到底是一个诗人,咱们剧里过多地突出了她的政治家的手腕和才女的锐气,却没有挖出她诗人气质的深厚底蕴来。有你刚才这一番话,才真正把这个婉儿演活了。而且这个婉儿自己冲向长剑而非李隆基砍杀的细节改得也很漂亮,更煽情,也更有戏剧性。好,我们再来一遍,这一遍,我们重点补一条李隆基。还用刚才那个结尾,婉儿自刎,李隆基冲上前将她抱在怀里,给脸部一个特写,要表现出他内心的震撼与复杂。”
戏拍完了,我的心却留在了剧情中。
我说不清刚才那番剖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一千三百多年前的真相到底是怎样?是李隆基斩杀了婉儿还真的是婉儿自杀?
但是我却清楚地知道了,如果婉儿在天有灵,这必然是她最后的心声!也必是李隆基在面对一代才女横死剑下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