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晋末逐鹿 > 九十九节 上门婿

九十九节 上门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此笛并非柯亭笛,是赝品。”原登飞第一句话,气的赵卫亮差点跳起来,只听原登飞道:“真正柯亭笛的竹材,取自会稽郡十年以上的竹子,会稽郡地处江南,天气四季分明干燥多雨,竹子丝纹细腻色泽黄黑,节节之间大小圆直,这支笛子竹节短粗,略呈方型,是蜀地方竹所制。”

赵卫亮心中郁闷,仔细看了看原登飞手中的竹笛,笛子外型确实呈方型,自己以前确没注意这些细节。

“原登飞说下去,有点意思。”郑松泰拍拍掌鼓励道。

“用会稽郡竹子做的柯亭笛,为防干裂,吹奏者用完笛后,皆会用湿棉布将笛壁上的水汽擦干,然后将棉条插在笛中,称为‘笛胆’,蜀地常年湿润,竹子耐干,不用笛胆。”原登飞将笛子在桌上敲了敲,又举起来给赵卫亮和郑松泰看了看,以示没有笛胆。

“原登飞,会吹笛子嘛。”郑松泰问道?

原登飞大瞪眼,一笑时嘴巴突出,两腮一堆皱纹象一只大山猴子,手持一把白色折扇,自我介绍关中人氏,为避战乱来益州访亲无落,恰逢郑府招亲故来一试。

郑松泰在案几后放了一张软榻,斜躺其上,先出了一道士族子弟间常玩的文题:令两人各自说出一件最令人感觉害怕的事,然后再各自说一件最令人感觉沮丧的事情。

赵卫亮暗想先说者能引人注意,后说者如果没有特殊新意,一定会被压了气势,抢先说道:

“一个小孩在井台边上睡醒了,闭着眼滚来滚去;肚子很饿,看到有人卖烧饼,袋中确一个子儿也没有。”

原登飞眼角斜挑,腮边皱纹隆起一团,道:“雷雨夜、盲人骑匹眼有疾的老马行走在百丈高崖边上;做梦梦到洞房夜,被人摇醒,来人是来逼债的。”

“会,眼下便吹奏一曲江南月,请郑公子和赵公子雅正。”原登飞将笛子一横,开始调整气息。

“停,停。”郑松泰挥挥手,道:“曲儿留吹给我姐听吧,说产丝绸的事儿。”

赵卫亮的心慢慢沉了下去,但看看原登飞两腮的皱纹,又多了几分信心,自已长相比原登飞年轻英俊,还是有胜算的。

“蜀绸传承至今上千年,汉朝时、便人人传唱‘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到三国时,蜀相孔明更是大力支持种桑,以蜀绸做为主要营利物资,交换军队所需物资,在下曾在官府任过数年‘浊’官,出访过胡人燕国等地,夷狄王公皇族们都以穿丝绸为荣......”

原登飞口若悬河,一直说了一个时辰,仍然言犹未尽,听的赵卫亮和郑松泰晕头转向,眼冒金星。

郑松泰也不评价,双掌一拍,府中仆人自后堂走出,手上端了两个盘子,一个盘子中放了一支竹笛,一个盘子中放了一块色彩鲜艳的丝绸:“在下姐姐喜欢听笛曲儿,两位兄台如通音律,可吹奏一曲,郑府主营织丝制绸,两位兄台可仔细看清丝绸,谈谈见解。”

“在下先说,想来原兄不会模仿在下愚见的。”赵卫亮抢先捏起笛子,道:“笛子应当是柯亭笛,相传为桓伊所制,世人重金难求,至于奏笛嘛,在下日后会勤学苦练,让小姐满意,丝绸乃是蜀锦,相传由古蜀王‘蚕从’教人养蚕,纺制而成。”

原登飞负手背后,笑呵呵的倾听赵卫亮说完,一直等到赵卫亮说的口吐白沫无话可说时,才咳嗽一声,将盘中的笛子取了过来,上下左右仔细查看。

“赵兄,说完了?”

赵卫亮吞口唾沫实在无话可讲,只得点了点头,退了下去,紧紧攥紧拳,心中祈祷;“吹不响,吹不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