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在侧 第295节
他们也给章嶟指了明路:您干出个政绩来就行了,也甭跟他们硬杠了。埋头干实事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当然,现在朝廷人心浮动的,是要暴乱的,请您暂时不要刺激群臣,忍一时风平浪静,积蓄了力量再回来。
章嶟认真地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心道:还是要快打一仗!得让梁平和吴选立个功!
回头就把写好的信又拆了,添了一页,正准备派人送给公孙佳,公孙佳那儿来了急报。章嶟微笑道:“我才要找她,她就来找我了。”
笑着拆开之后,他的笑容更深了:“这个吴瀹!真是知道我的心!”
吴瀹擅开边衅
自打朱瑛把这一层窗纸挑破,朝上就开始了不得安宁。这回不是政事堂要求立太子了,几乎满朝文武都要求立太子。
章嶟被逼窘迫,已写了一封信,准备派人给公孙佳:你的意见呢?
他打的主意是,如果公孙佳支持自己,就召她回来,如果不支持,就请她继续坐镇雍邑。
信写好了,他又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堂堂一国之君,竟沦落到求助的地步了!都是朝上这群大臣不好!学会逼迫君王了!犹豫再三,这信暂时没发出去。
可朝上大臣们是不肯罢休的,章嶟不得已,想出了一个办法:向百官征集意见,在京八品以上、外地七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上书给他,不用经过政事堂的筛选!
第287章 出兵
钟源脸色铁青。
苏铭、陆震的话搔到了章嶟的痒处, 他正在想“建功立业”的当口,吴选给他递了架梯子,章嶟非常满意。不过章嶟好歹是见过战争的, 知道这事儿不是他一句话就能马上办成的, 于是他找了一个专业的人——钟源。
钟源是枢密使, 是他亲姐夫兼表哥,不找他找谁?公孙佳又不在京城!京中老一辈的将领不是没有, 但是章嶟更爱用年轻人。凡“老资格”在他这里都有些膈应, 他越来越反感一些人“倚老卖老”。苏、陆二人的年纪虽然不小, 但是没有资历, 算是“新人”, 也入了他的法眼。
这一下还真让他遇到了两个能人——苏铭、陆震。
苏铭与陆震都是南方士人,由霍云蔚引进以对冲周廷的不够精明。他二人年纪与周廷相仿,苏铭虽姓苏,与赵锦的夫家苏氏八竿子也打不着,并非亲戚。
二人给章嶟上书,认为立太子当“立贤”,国赖长君不假,但是陛下春秋正盛,并不急于一时。这一条就很合章嶟的心意了。
章嶟特意召见了他们,想听听他们更多的意见。苏铭给章嶟指出了一个问题:老臣之所以不好管,并不是因为人家骄横,而是人家真的有资本,都是跟着太祖、太宗一路走过来的,有功劳、有苦劳。您是一个新皇帝,就功绩上来说,比不过人家。
陆震也说:老臣经验丰富,确实是国之砫石,人才总是有脾气的,您不能拿佞臣的要求来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