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开幕演讲上的答问环节:前沿的强大从未如此清晰
方年笑了起来:“你这么说也对。”
每个问题,方年都尽可能的回答详细,以便不产生歧义。
但耗时也不长。
“……”
“根据历次开幕演讲以及本次开幕演讲的相关产品发展,方总您是否从一开始就挑选了欧美科技巨头作为前沿的潜在对手?”
这个问题还真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方总,据传闻,小米的M2是由您提出建议最终成型的,我想请问,您是怎么做到的?”
面对这个问题,方年稍作整理,回答道:“怎么说呢,其实本质上跟我关系不大,我提出一些建议,会有很多人去进行可行性研究,最终才是大家见到的样子;
当然,因为我对信息的获取效率很高,一般提出的建议会建立在海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所以,归根结底,是更多人的期盼催生出的结果。”
“我对科学本质不了解,的确,无论是小米概念机还是今天的1品牌概念手机都是我提出来的;
但正如我刚才所说,更大多数人的期盼,或许就是未来,所以……未来,是你们的,将由每一个当下的你们来定义。”
如果说一开始女娲系统的出现还只能说是个特例,但现在,前沿什么都在做,这意思就不太一样了!
尤其是今天,给大家一种感觉:
就是别人有的,我们也有!无论你是否认为我有!
而且针对性很明显。
前沿好像从来没考虑过跟国内企业竞争,对标的一直都是跨国科技巨头。
“……”
方年总不能说自己是重生人士,本就是握着正确答案。
不过这种解释不算牵强。
面向消费者的物品,多数时候就是参考海量的数据分析结果,选取最优解罢了。
像是指纹解锁、人脸解锁、更大的屏幕显示,都是大家有过期待的,当然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