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怎么会这样
“好吧,以后我不再想了,我其实根本就没什么良心的。”
“你敢!”
“好,我不敢,吃饭!”
洛河村还是一如既往的宁静,没有汽笛声,没有喧嚣,只是宁静,尤其是冬天,更是安静,在这里,不存在什么生疏和孤独,因为这里的人,互相都太熟悉。每当傍晚,下过雪的洛河村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出了袅袅炊烟。
腊月二十三了,农村人,都要在这一天送灶王爷上天,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
“天哪,你这么眼尖啊,进门就看见吃的了。”高辉笑着端上来了今天自己的杰作,自己最拿手的土豆丝、红烧肉、还有热腾腾的米饭、冲好的紫菜汤。
“那当然,啧啧,我的小老公还挺有本事的嘛,真的会做饭耶。”陈菲笑道。
高辉的脸瞬间红了,仿佛喝醉了酒一样,感觉到自己脸上火辣辣的。
陈菲看到了高会的窘态,故意取笑道:“还害羞呢,多大了呀,跟个小孩子似得,哦,对了,你和我相比就是小孩子,刚才开玩笑的,你别多想啊。”
“哼,我每天都在多想。”高辉说。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当送灶的时候,一家之主都会在大门口的某个方位,点上三炷香,烧黄表、纸钱。小孩子便负责放鞭炮。按照农村的习俗,腊月二十三家人必须团聚,连在村头玩耍的小孩子,都被家长叫到了自家院子周围。
高玉成老汉唉声叹气的,他昨天给高辉大了电话,催促高辉回家,可儿子说今年过年不回家了,这让高玉成老汉心里不是滋味,他在电话中问儿子需不需要钱,可儿子说自己现在有钱,并说要给家里打些钱,高玉成赶紧说自己今年秋天洋芋买了不少钱,今年洋芋价钱好,比往年收入多了一倍等等。高辉的姐姐高萍今年也没有回家。所以家中只有高玉成老两口了。高玉成自从儿媳走了之后,在村里有些自卑了,他经常听到别人在背后议论,虽然恨得咬牙,但却也堵不住别人的醉。
更可恨的是,最近村里风言风语的传一件事,说自己的儿媳妇竟然和沟底下的赵有福的儿子好上了,而且村里传言,说燕雨彤和高辉没有离婚的时候,就已经和赵有福的儿子赵佳洲好上了。高玉成虽然没见,但是他不糊涂,无风不起浪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只是他还没有见到那个不要脸的狐狸精。高玉成有些庆幸儿子今年没有回家,要是儿子回来知道了这事,不知道能不能承受得了,毕竟还是二十出头的孩子呀。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未完待续)
“想什么?”陈菲说着便扒拉着饭菜,自顾自吃起来。
“你。”高辉也坐在凳子上吃饭。
“哦。”陈菲点头,忽然又抬头:“你说什么?”
“我说每天都在想你。”高辉边吃边说。
“想姐姐我是对的,说明你还算有良心。”陈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