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噩耗
“爸,我想承包咱们村所有没有人种的地。”高辉说。
“啥?”父亲一愣,又说:“咱们农村人都在想办法甩掉庄稼,你却要承包,你是要干啥?”
高辉慢慢开始给父亲分析:“现在城里人都喜欢吃粗粮,尤其是大城市里的人。粗粮在大城市都是稀奇东西呢,咱们这里是能种成的,麦子的价格都没荞麦和玉米等的价钱高,但咱们农村人还是老思想,种麦子成一种习惯了,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很多人都没发现。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荒地承包下,种成玉米,荞麦,莜麦,黑豆等,咱们村子有磨面坊的,可以加工,只要在城里开一家粗粮为主的饭店,再加上一些少有的东西,比如乌鸡,兔肉,都可以做很多菜的。一定会生意火爆的。”
高玉成沉思了许久,说:“你说的可行哩。承包一百亩地不是问题,也用不了多少钱,都不要钱央求人种哩,为的就是拿政府的补贴,但是咱们这里的地没有路啊,只能走牲口,那么多地肯定得用机器,微耕机可以耕种,但是拖拉机和三轮车都走不进地里呀。收庄稼的时候总不能全靠人啊,不是几亩地的事,还可以牲口驮或靠人背。”
在车上,高萍和赵佳洲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一些乏味的话题,高辉闭着眼睛,赵佳洲和高萍以为高辉睡着了。其实高辉清醒着,只是心中很不快。
高辉承认自己嫉妒了,自己的尊严,此刻仿佛正在被赵佳洲践踏着。他有车了,有自己的事业了,自己却没有。
赵佳洲此刻是得意的,你高辉不是很狂妄,很有野心么,此刻你还是坐在我的车上,接受着我的恩赐。
到了城里,赵佳洲送高辉姐弟到车站,便离开了。
高辉送姐姐上车之后,便在城里的大街小巷转悠起来。他不想太早回家,回家很无聊,闲着的时候感觉自己快要报废了。在城里,高辉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这个不算大的县城,在高辉看来,却也是可爱的。他喜欢看着城里人匆匆的在街上来来去去,他们,都是在为了生活和事业奔走着,忙碌着。这就是城里人和农村人的区别,农村人也在忙,但在高辉看来,忙的是那么没有意义。
高辉头蒙在被子里哭了一通,恢复了冷静,高辉的特点就是,总是自己在寻找自己的毛病,自己的任何一个举动,任何一点想法,都要寻根问底。此刻高辉问自己的是:自己为什么哭,为什么自己哭的时候心中只想着燕雨彤,不是陈菲。高辉得出了结果,自己是放不下燕雨彤的,而陈菲,和燕雨彤是无法比较的。高辉心中有些愧疚,愧疚自己心中陈菲的位置是那么的卑微。自己心中,又有多少位置给别的女人呢。
如果生命真的有轮回,自己多么的希望来世,不要忘了记忆,找到她,弥补今生不经意的过错,如果能够重来一次,自己会抱着燕雨彤,绝不会放手,任凭天意如何。
赵佳洲的年过的很开心,大年三十晚上和一些村里的年轻人喝酒喝的天昏地暗的。赵佳洲的朋友越来越多。村支书高金海也常常去赵佳洲家串门,很明显的,这家人在村子里已经属于上等人家了,虽然村民们在背后总是议论着赵佳洲那混小子如何缺德,害死了老婆。但如果赵佳洲到哪一家串门,这家肯定拿出最好的茶叶,最好的香烟招待。
正月初三,高玉成抱了一只公鸡,去村子里的将军庙许愿,他希望儿子能早些成了亲,了了自己的心愿,并且向将军爷承诺,如果儿子成了婚,自己将给将军爷挂一面锦旗,再杀一只公鸡。洛河村的将军庙有很久的历史,庙里敬奉的是宋朝时的将军吴玠和吴磷二位将军,后来人们念着二位将军给当地做过些好事,就为他们修了一座庙,供奉起来。后来听说很灵验,很多村名逢年过节的都要去给将军爷上香。
苏海燕给高辉打了一次电话,说自己回到古川了,让高辉过段时间到古川来玩,高辉欣然答应了。
中午,高辉感觉到肚子有些饿了,就在县城里一家素食饭馆要了一碗素面。这家店里生意非常好,基本座位都是满的。高辉好不容易找了个位置坐下。东张西望的打量着这家店,装修的很一般,但是贴在墙上的价位表引起了高辉的注意。一碗浆水荞麦面二十块,高辉记得小时后荞麦面是经常吃的,因为荞麦的收成要比麦子多的多,后来农村人生活好些了,就不吃荞麦面和玉米面了,家家都是白面。
高辉看着价目表,一个玉米面窝头都要两块钱呢。高辉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一个想法浮现在了高辉的脑海中。服务员把面端在高辉面前高辉也没有发现。高辉又要了一个玉米面窝头,一吃就知道,这还不是纯玉米面做的,而且吃不到玉米面的香味。
匆匆吃完面,高辉就打车回家了,到了镇上,高辉跑步回到了家。
一进门,高辉就到上方问父母:“咱们家一共有多少地?”
“咱家连荒着的一起有十七亩呢?”父亲说,他不知道儿子问这又是要干什么。
正月初八,高辉的姐姐高萍要去南方SUZHOU市上班了,高辉今天送高萍去城里。
没有去镇上的车,二人只好步行,高辉扛着姐姐的大皮箱,马路上的雪还没有完全的消融。
一辆黑色的大众小轿车停在二人前面,高辉和高萍看了过去,只见赵佳洲头从车窗里伸出来:“上车吧,我送你们去城里,我正好也去城里办事。”
高萍说:“谢谢,那麻烦你了。”
高辉也不好拒绝,不然自己显得过于小气,也走过去,在车子的后排和姐姐坐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