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0章 国土再扩张
1915年6月1日,阿拉斯加总统叶文德宣布了国会通过的新领土处置议案,根据这个议案,夏威夷群岛所属各岛统一设立夏威夷直辖市,千岛群岛所属各岛统一设立千岛直辖市,关岛、小笠原群岛,南日岛则全部并入密克罗尼西亚直辖市统一管理,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则并入纽芬兰省统一管理,相比些地方,对于东南太平洋和运河区的处理则有些复杂,因为克利帕顿岛和马克萨克群岛是属于阿拉斯加的主权领土,却又距离其他主权领地较远,不管是并入夏威夷市还是密克罗尼西亚市都多有不便,但更近一些的运河区却不能算是阿拉斯加完全的主权领土,虽然享有行政、驻军、司法等几乎所有主权领土能享有的权利,但最多也就像是一殖民地,与克利帕顿岛和马克萨斯群岛有些难以言明的区别。
同时协议规定管委会组成人数为十一人,其中阿拉斯加、美国各为四人,法国为两人,巴拿马为一人,管委会主席由阿拉斯加及美国轮流担任,一年一换,副主席由未阿,美,法各选一人担任,两年一换,可怜的巴拿马代表自然只能成为普通成员。不过管委会的主席起到的作用只是召集及主持会议而已,没有太多的实际权力,巴拿马代表倒也不需要太过失落。
运河协议当中另一个引人注目的规定就是驻军了,根据协议规定,阿拉斯加与美国的驻军总人数不能超过两万人,其中地面部队不能超过一万五千人,军舰总吨位不能超过五万吨,且不能布置航母,万吨以上战舰不能超过两艘,空军战机不能超过五十架,法国驻军总人数上限为一万人,且不能布置战舰(实际上法国管辖地位于阿美两国中间,为内陆,战舰也无用武之地),战机不能超过二十架。
而对于巴拿马,则硬性规定其不能拥有军队,其现有军队必须在7月底之前予以解散,为保证巴国国内治安,可组建人数不超过三万人的治安警察部队,但阿、美、法三国有义务在巴遭受外来敌对势力入侵时提供军事保护,维持其国土完整,保护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运河区协议的签定,正式完成了对巴拿马运河利益的划分,此前基本上由美国一家控制的巴拿马运河,变成了三强联手,从此以后,这条掌控大西洋和太平洋交通捷径的运河有了更强的实力保障,当然也有可能变成易起摩擦的是非窝。
如果说运河区协议的签定在阿拉斯加军队强势侵入巴拿马运河,巴美联军败退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话,协议签定之后,阿拉斯加与法国两国签定的另一个协议就有些出乎意料了,当然出乎意料指的是那些没有能力得知内幕的国家,对于英、德等国来说,这其实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不然法国凭什么能够取得15%的运河权益?
叶枫这样解释倒也让叶文德和刘楚雄等人勉强可以接受,虽然还是有些神棍,不过这不是第一次了,叶枫不时会有些神棍的表现,他说是预感很可能就会成真,那他这样说也就可以理解了,换了一帮人主政,对手自然就有所不同了,不过看叶枫的样子,似乎对将来可能变化的对手有些顾忌啊,不就是社工党吗,有这么厉害吗,连战无不胜的叶大将军似乎都有些忌惮。
“这事很难说,现在还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事情,相信进行西线战略的时候还不存在更换对手吧。”叶文德笑道。
“也许吧,谁知道呢。”叶枫答道,但其心里却在暗忖,还真难说呢,按照历史发展,要不了两年,俄国的政治形势就会开始改变了,就算阿拉斯加在这个时空崛起,为了西线战略铺路,会在俄政局改变之前与沙俄政府进行一些交易,沙俄能够得到阿拉斯加的物资支持,但以沙皇的能力,这一点点支持只怕也不一定能够让俄国走向跟历史不同的方向,一旦俄政局变化,只怕西线战略将要面对的对手就会改变了。
想到这里,叶枫却又哑然失笑,自己是否考虑的太多了呢,不管俄政局如何改变,阿拉斯加要面对的其实还是俄国人啊,只是更有思想的俄国人罢了,以阿拉斯加现在的实力,俄国人再厉害又怎样,照样打他丫的!日本人算是不怕死的吧,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还不是照样被打得落花流水!
只要解决了巴拿马的问题,再花上一点时间进行军事调整,作好万全准备,管他对手怎么变化,叶枫都有把握局势不会脱离自己的掌控。
这个协议名字很长,简称就是三岛转让协议,根据这个协议,法国将其位于太西洋西岸的纽芬兰岛以南的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东南太平洋的克利帕顿岛,波利尼西亚群岛东部的马克萨斯群岛转让阿拉斯加共和国。三岛当中,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将在6月15日前交付给阿拉斯加,另两岛则会在6月底之前交付,在此之前,法国可以撤除其在三岛的任何侨民,企业,财产和军事设施,但不得蓄意破坏。
协议当中没有规定转让三岛所需的价格,但这个时候再不清楚的人也知道,这三岛的转让肯定是无偿的,因为代价在此之前就已经付出。
只是拿15%的巴拿马运河利益,来换取三个没有多大经济利益的小岛到底值得嘛,阿拉斯加要这三个荒岛干什么,除了渔业上面还有一点收入外,其他的只怕是没有多少用处了。
不过到底有没有多少用处,接下来不久,阿拉斯加就向明白的和不明白的人作出了证明,不只是有用,而是大大的有用,让人有些胆颤心惊的用处,阿拉斯加要这些岛可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在大洋之上宣示阿拉斯加的强大。
随着伯力和约,运河区协议,三岛协议的陆续签定,整个太平洋在战火纷飞了一个月终于平静下来,阿拉斯加在太平洋的霸主地位得以确定,而平静了不到几天,太平洋上又因为阿拉斯加的一系列动作热闹起来,好在这种动作在数大列强眼中早就有所预料了,倒是没有引起多少纠纷,只是阿拉斯加的强势让不少国家有些担忧罢了。
1915年5月29日,经过近十天的交锋,阿拉斯加、美国、法国、巴拿马四方终于达成一致,签订了《巴拿马运河区分置管理协议》,这个运河协议的达成所花费的时间居然比伯力和谈的磋商时间还要长得多,也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根据这个运河协议的规定,巴拿马运河区所创造的收费收入以阿拉斯加40%,美国40%,法国15%,巴拿马5%的比例划分,同时运河区所属的面积也以各自比例划分,获得行政、驻军、司法权利,其中美国为加通湖以东
为界,法国为加通河以西沿岸,阿拉斯加为法国领土以西至太平洋沿岸,巴拿马为巴拿马城北部、阿拉斯加新港市以南区域,各国管辖区域之内的一切经济行政税收俱为各所属国拥有。
从6月1日起,阿、美、法、巴四方将成立一个新的巴拿马运河管理委员会取代先前的管理机构,管委会所在地仍为巴尔博亚海茨,只不过这个巴尔博亚海茨已经属于阿拉斯加管理的新港市境内。
对于这个管委会所在地,并没有引起太多的争议,毕竟作为伯力和谈的一部分,此前阿美双方就已经达成了一致,运河的行政中心所在地不能更改。虽然美国也想将这个行政中心迁到美国所控制的运河东部,但作为环太平洋战争的战败国,美国在这一点上为了配合伯力和谈的成功最终只能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