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6章 大风起
从朱加什维利掌权后,已经有上十万被枪毙,上百万人被迫迁居。许多人被关押、拷打或者送入劳改营和集中营,由于饥饿、疾病、恶劣的环境条件和沉重的劳工许多人死在劳改营中。(苏联集中营绝不比二战时德国的那些集中营好过多久,甚至因为气候环境影响,这些集中营比二战的德国集中营更残忍,死伤更多)。
进入1934年12月1日,列宁格勒省省委书记谢尔盖·基洛夫遇刺身亡。朱加什维利似乎发现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机会,于是对此大做文章,而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这一对曾经一度支持朱加什维利夺取,挤走托落茨基后又反悔,打算跟朱加什维利作对的难兄难弟的就在这一次倒下了。
加米涅夫1933年再次回到党内。但基洛夫遇刺后,他和季诺维也夫就在1934~1935年就被指控组织“反革命地下恐怖集团”,第三次被开除出党。1935年1月,被判处5年监禁。而史密斯自从33年与失去联络近五年的红蝶再次联系上后,本以来联系不会再中断,但1934年再次中断,让史密斯引起了警惕,最终冒险启用了在苏联已经为数不多的还算级别较高的情报线,最终得到了这个令人吃惊的消息。
得到的消息不只是加米涅夫被判监禁,而是朱加什维利很可能再进一步,组织所谓的公审,意图将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处决,彻底解决这两个对朱加什维利来说有着很大威胁的对手。
而事实上,在苏联内部,因为一直以来从未夺取政权之前,苏共大多数领导人就与德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一度很多人认为,苏共其实就是德国人扶植起来的,是为了化解当初一战的困境而支持苏共夺取政权的。
而现在德国的政治形势已经完全变化,苏联也已经成了欧洲数一数二的强国,德国强烈**反社会主义,那么,苏联与德国最终会诉诸战争的可能性无疑非常的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朱加什维利为巩固自己的苏联内部的权威,以这种看上去光明正大的原因,在苏联内部开始的清洗。明面上,就是为了提前找出并清除德国人潜藏在苏联内部间谍和敌人,而事实上却是要达到清除苏共内部一切可能威胁朱加什维利权威或者威胁朱加什维利同样近乎独裁统治的政敌和危机。
朱加什维利和他所控制的政治局希望消灭任何反对政府的**统治的源泉。他们希望保障党员会按照“民主**”无条件地执行以朱加什维利为中心的中央的命令。他们不希望苏联**是一个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那样的多元的革命党派。
而清洗并非现在才开始,实际上早在1920年代里苏联**已经失去了它的多元性。另一个官方的理由是在消灭任何战争时期可能会出现的“第五纵队”,但是不中立研究无法证明此时的确有这个危险。第五纵队的理论其实是莫洛托夫提出的。他本人是朱加什维利权力中心中的人物之一,而且亲手签署了多个枪决命令。
此外**还想借此消灭“危害社会的分子”、富农、过去的反对党成员(比如社会革命党的党员)以及过去的沙皇军官。十月革命后苏联**就始终使用一系列手段来镇压它认为对自己有威胁的人,比如施行恐怖,或者施加社会监视,有时这些镇压比较不明显,有时则会达到一个顶峰,比如在红色恐怖期间,或者对反对集体化的富农进行的镇压,在大饥荒时间对乌克兰整个民族进行有意的清洗等等。
叶枫听完后,点了点头,然后然对俞安平笑道:“你曾经保证过几次了,安平,这次再信你一句,两年,两年后,我等着看你的成果。”
说完便起身对着韦斯勒等人道:“你们继续吧,我回自由宫。”
“苏联传出来的秘密情报,总统,红蝶的情况很危急,我们是否还要保住这条线。”回到自由宫时,中情局长史密斯已经在自由宫叶枫的总统办公室里坐着了,还不时望一眼门外,似乎有些坐立不安,看到叶枫进来,也不多说其他,不等叶枫歇口气,便着急的说道。
“杰斐逊,你先不用着急,说说具体情况。”每临大事有静气,叶枫现在倒是越来越将这句话落到实处了,自己一边亲手泡了一杯茶,一边向史密斯抬手压了压,让他不要心浮气躁。
史密斯不得不坐了下来,在总统在自己对面坐下来后,史密斯道:“自从两年前红蝶传来些秘密资料后,再次失去了联系,最后我不得不冒险启用了其他秘密情报渠道,才将事情弄清楚。红蝶的处境很危险……”
但正是朱加什维利这种有意识的清洗政敌的指导思想下,此前的镇压被人为的有意识的扩大化了,镇压开始演变成了一场大清先,大清洗与镇压不同的地方在于
**首次对其自己内部进行大规模的镇压。而以前的镇压主要是针对外部的敌人。
而现在却已经大规模演变成对党内一切可能影响到朱加什维利统治的政敌的清先,进而逐渐扩大到对内部,外部,对整个社会的大清洗同时进行,整个苏联从内到外被朱加什维利杀了个尸山血海。
最开始,是在朱加什维利掌权并打败了自己的最大对手托洛茨基之后,此时开始,公众目光开始有意识被引导到主要集中在对**领导阶层本身、政府官员和苏联红军领导人的清洗。当然大多数这些人是党员。
虽然此时这场运动也涉及到社会中的其他许多人:知识分子、农民(尤其是所谓的“富农”)和专业人员。一系列苏联秘密警察和国外情报机构的行动涉及到多个被指责为“第五纵队”的少数民族。但不管是针对哪一阶层,事实上包括在莫斯科公审中提供的证据,绝大多数都是被迫供认的,或者是对俄罗斯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刑法第58条(反革命罪行)的过分扩展的理解的基础上得出的。这些审判不是按照当时苏联法律的规则进行的,当时的合法法庭在这些审判中全部被秘密警察三人审判团代替。这已经不是真正的审判,而是演变成了真正的迫害。
通过史密斯的叙述,叶枫也皱起了眉头,虽然苏联这几年的发展,即使没有情报,叶枫也能从后世历史的发展过程推断出来,但只是一个大概,却不能具体,按照现在史密斯的途述,叶枫才算弄清楚史密斯着急的原因。
原因就是红蝶在传出那些资料后不久其实就再次在政治上遭遇了危机,其后便被逮捕下狱了。究其原因,其实只有一点,就是后世着名的苏联大清洗开始了。
在苏联“清洗、镇压”这个词被官方用来表示对被认为是反革命分子或者人民公敌的人的清除。大清洗的目的之一是将反对分子清除出苏共,其最终目的在于巩固朱加什维利的权威。
而与此同时在社会上进行一系列针对被认为是或者被指责为是出于落后或者秘密政治目的反对苏联国家以及**政策的人群的迫害运动。但苏联官方将一系列清洗解释为消灭潜在的破坏分子和间谍,其背景是当时苏联预期的与德国之间的战争。
因为德国是强烈**的,或者说希特勒上台后,虽然都是采取的集权制度,但两者有根本的区别,苏联是社会主义,而德国则是民族主义,是两个极端。这种极端本身就造成了苏德两国在政治意识形态,价值观,社会制度上的对立。实际上德国在这个问题上,比针对资本主义国家还要强烈,一句话,希特勒是一个强烈反对社会主义的民族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