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蔡邕
两人行礼之后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场面顿时尴尬下来,还是钟繇帮蔡邕说道:“奉先,蔡中郎有一女,名为蔡琰,在西迁的路上走失,想让你帮忙找找。”
谁知吕布还没有说话,娄圭抢先道:“伯喈先生,我知道昭姬在哪儿。”
娄圭和王儁同是桥玄的门生,而蔡邕曾是桥玄的僚属,他们自然也和蔡邕熟络,再加上王儁好音律,常常和娄圭去蔡邕家求教,自然认识蔡邕的女儿蔡琰。
蔡邕一把揪住娄圭,喝道:“贤侄知道?快告诉我。”
王儁向后退了两步,准备随时逃跑,他千算万算也没算到,还有娄圭这个损友惹祸精,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古人诚不欺我。
吕布打量着蔡邕,只见他身高七尺有余,身着一件青绿色半新的深服,外披一件绛紫色蜀锦袍子,腰系朴素的玄色宽布带子,两个针线精巧的紫色锦囊用戎绳穿着悬在腰间,这一身装扮不庸不俗,别有一番气质。
在往脸上看,高系发鬓却未戴冠,拢发包巾仅以一根青玉簪子别顶,黑眉笔直,面如冠玉,目若朗星,长唇的胡须修作笔直的一字行,毛茸茸地盖着口,颌下的胡须则修长纤细直垂在胸前。
蔡邕这个人,吕布自然不陌生,前世的时候见过几面。
他祖籍陈留,曾师从胡广,但一点儿也不像他那个中庸的老师,他好辞赋、能书画、通数术、晓天文、解音律,读遍经史子集,囊百家所言。
前朝桓帝时,徐璜、单超、唐横等宦官诛杀梁冀之功擅权乱政,举荐才艺之人谄媚皇帝,蔡邕被征不愿屈膝,鼓琴弹奏宦官,半路逃亡,留下洋洋洒洒的《释悔》一文天下传颂。
娄圭指了指瑟缩在吕布身后的王儁:“在王子文府上!”(未完待续)
后被桥玄征辟为掾属外任河平县长,接着拜郎中,迁议朗,校书东观,编纂《汉记》。
灵帝时,他因得罪十常侍被流放朔方,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董卓掌权时,强召蔡邕为祭酒,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
只可惜如此国士,竟被王允腰斩于市,弃如敝履。
蔡邕仔细整理衣衫,规规矩矩就是深拜:“温侯见礼!”
吕布没有倨傲,抱拳还礼:“蔡中郎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