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武林大会(1)
这奇怪的一幕之所以会发生,完全是因为万安的那一声万岁,这关系到一个严肃的礼仪问题。
在清代,官员之间商谈事情,若端起茶杯,就意味着本人不想再谈,请你走人,即所谓端茶送客。
而明代面圣也有着一套礼仪,朝见完毕,口呼万岁,这意思就是皇上再见,俺们下次再来。
无论亲戚是真是假,万安确实获得了提升的机会,成化十四年1478,商辂退休回家,万安成为了内阁首辅。
从此,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官团体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混派时代。
外号党
混派与别派不同,承蒙江湖各位人物看得起,混派的许多精英都被赋予了外号。叫起来甚是响亮,不可不仔细谈谈。
混派掌门万安,江湖人送外号“万岁阁老”。
在成化五年1469之前,内阁是一个庄严神圣的地方,那时的内阁成员是商辂和彭时。
商辂也算是老熟人了,早在北京保卫战时,他就露了一次脸,站出来支持于谦的主张,但他更出名的还是他的考试成绩连中三元。想当初乡试发榜的时候,榜刚刚贴出来,人家还在瞪大眼睛找名字,他随便看了一眼,就打道回府睡觉去了。同乡问他怎么不找自己的名字,他若无其事地指着榜单说道:
“费那功夫干啥,排最上面那个不就是我嘛!”
除去靖难时被朱棣打击报复,删去名字的黄观,他是明代唯一一个完成这一高难度动作的人,事实证明,他的为官也十分优秀,而彭时也是状元出身,为官清正,在他们的带领下,大明帝国有条不紊地向前行进。
就在这个时候,万安进入了内阁。
成化七年1471,万安和内阁其他两名成员商辂、彭时前去拜见朱见深,商讨国家大事,彭时开口刚谈了几件事,正说到兴头上,突然听见旁边大呼一声:
“万岁!”
回头一看,万掌门已经跪在地上磕头了。
商辂、彭时瞠目结舌,待了一会儿,无奈地叹了口气,也跪了下来,磕头叫道:
“万岁!”
万安,四川眉州人,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这位仁兄书读得很好,当年高考全国第四名,位居二甲第一,可惜从他后来的表现看,他实在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高分低能的典型代表。
他入阁后,不理政务,只是一门心思地干成了一件事拉关系。他充分地使用了自己的姓氏资源,竟然和万贵妃拉上了亲戚。
什么亲戚呢?
据万安同志自己讲,万贵妃的弟弟的老婆的母亲的妹妹是他的妾,这可是了不得的近亲啊!
于是他跑到万贵妃的弟弟家,声泪俱下地认了这门亲事,并光荣地宣布,我万安终于找到亲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