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天下第一幕僚(1)
其实有时候,十分英勇也不是个好事。
战后,赵华故伎重演,把责任推给了曹邦辅,曹巡抚气得想撞墙,恨透了赵华和胡宗宪,但是严老太爷在中央待着,他也不想去摸老虎屁股,于是一怒之下,瞄准了俞大猷。
张经是拒绝出战的,但为了给赵华面子,他曾命令另一位将领出击倭寇,而这个人正是俞大猷。
出乎意料的是,一向积极肯干、爱管闲事的俞大猷竟然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当时倭寇有两万人,他手下只有三百兵,而俞大侠是学过算术的。
俞大侠虽然热血沸腾,却也不想平白无故人间蒸发,张总督这事干得实在不地道,事情也成了连环套,赵华催张经,张经催俞大猷,俞大猷不干。
俞大侠就这样硬挺着,一直挺到了王江泾大捷。在这次战役中,他不计前嫌,协同张经,大破倭寇,立下战功。
可是事情坏就坏在这个不计前嫌上。
都到了这个份儿上,为什么就是不用我呢?俞大猷抓破脑袋也不明白我也是。
郁闷的日子还是过去了,老上级毛伯温最终提拔了他,先把他派到福建打海盗。这位兄弟二话不说,刚到地方衣服都不换就亲自带兵上阵,干掉对方三百多人,上级看他如此生猛,又派他去广东镇压少数民族叛乱。
在广东,俞大猷第一次全方位展现了他的牛人本色。他没有调集大军进攻,却只是带了几个随从,找到了叛军的巢穴,劝告他们归顺朝廷。
当然,空口说白话是没用的,叛军也不是白痴,为加强说服教育的效力,形象展现不投降的后果,俞大侠乘兴当场表演了自己的老本行剑术,一套剑法耍得虎虎生威,煞有声势,把叛军兄弟唬得一愣一愣,末了还美其名曰:教习击剑。
叛军倒也不是吓大的,他们很快就推出了自己的精神领袖一个据说打死过老虎的人,继续顽抗明军。
由于他表现过于英勇,赵华认死了他是张经的人,抢了他的功劳,还找机会整他,贬了他的官。无奈之下,胡宗宪也只能保持沉默。
俞大猷这辈子过得实在不容易,总是遇上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明明被赏识,居然不升官,明明打了胜仗,居然被降职。
不要急,俞大侠,更莫名其妙的事情还在后头。
被贬官的俞大猷不喊冤,也不气馁,王江泾大捷之后不久,他作为苏松巡抚曹邦辅的下属,参加了浒墅战役,再次大破倭寇,按说事情到这里,也算圆满完结了。
可是这个词经常出现在俞大猷的人生中,不久之后,闲不住的俞大猷又参加了胡宗宪的追击战即之前提到的那次,虽然最终战败,但俞大猷在战斗中倾尽全力,表现十分英勇。
但俞大侠明显比老虎厉害,他没费多大劲就干掉了这位打虎英雄,最终平定叛乱。
折腾来折腾去,俞大侠终于翻了身,嘉靖三十一年1542,俞大猷调任宁波参将,不久后又升任苏松副总兵相当于军分区副司令员。
此时,张经已经上任,俞大猷是他的下属。
之后就是以前讲过的那些事,赵华捣乱,催促张经出战,张经准备不足,不愿出战,一拖再拖。
然而在这一幕的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