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宁远,决战(1)
最先刮出来的,是那个妇孺皆知的称号九千岁,但事实上,这只是个简称,全称是“九千九百岁爷爷”。
阉党的贵孙们尽力了,由于天生缺少部件和职位的稀缺性,魏人妖当不上万岁,所以只能九千九百了,从数学的角度讲,应该算极限接近。
hf;
而最重要,也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再干下去,就没意思了。
说到底,要想干出点儿成绩,自己努力是不够的,还得有人罩着,按此标准,袁崇焕只能算个体户。
许多书上说,袁崇焕之所以离职,是因为他是东林党,所以阉党容不下他,把他赶走了。
这个说法有部分不是胡扯,也就是说,有部分是胡扯,袁崇焕虽然职务不低,但在东林党里,实在是个不起眼的角色,也没什么影响力,既不是首犯,也不算从犯,你要明白,阉党也是人,事情也多,也没工夫见人就灭,像袁崇焕这类人物,睁只眼闭只眼就过了。
但干不下去也是实情,袁崇焕的档案实在太黑,比如,他中进士时,录取他的人是韩爌东林党大学士,提拔他的人是侯恂东林党御史,培养他的人是孙承宗模范东林党,如此背景,没抓起来就算是奇迹了,虽说他本人比较乖巧,但要魏公公买他的账,也不太现实。
天启七年1627七月初一,兵部侍郎、辽东巡抚袁崇焕提出,身体有病,辞职。
一般说来,辞职的原因只有一个:如果不辞职,会遇到比辞职更倒霉的事。
袁崇焕的情况更复杂一点儿,首先是有人告他,且告得比较狠。
宁锦大捷后几天,御史李应荐上疏,弹劾袁崇焕,说他在战役中,不援助锦州,是作战不积极的表现,还用了个专用名词暮气。
“暮气”大致就是晚上的气,跟没气也差不了多少,用这个词损人,足见中华化之博大精深。
基于以上原因,他提出辞职,基于同样原因,他的辞职被批准。
死了上万人,折腾几十天,连块砖头都没挖到的皇太极永远不会想到,袁崇焕就这么失败了,败在一个连大字都不识的人妖手里。
妖风
魏忠贤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人妖了,不是人,而是妖。
解决了东林党,没有敌人了,就开始四处闹腾刮妖风了。
如果你觉得这个弹劾太扯淡,那说明你还没见过世面,明代的言官,从没有想不到,也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想做,啥理由都能找,啥人物都敢碰,相比以往的张居正、李如松等,那只是小儿科。
此外,不服气应该也是他辞职的原因之一。
宁锦大战后,论功行赏,最大的功劳自然是魏忠贤,头功,其次是监军太监,再其次是太监什么都没干的,再再其次是阉党大臣,如顾秉谦、崔呈秀,等等。再再再其次,是魏忠贤的从孙时年四岁,学龄前儿童,封侯爵。
袁崇焕的奖励是:升一级,赏银三十两。
如果是个老实人,也就罢了,袁崇焕的性格,要让他服气,那是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