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朝那些事儿 > 第346章 斗争技术(2)

第346章 斗争技术(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崇祯说:“现在讲。”

韩一良说:“我写这封奏疏,都是泛指,不知道名字。”

崇祯怒了:“你一个名字都不知道,竟然能写这封奏疏,胡扯!五天之内,把名字报来!”

事儿大了,照这么搞,别说升官,能保住官就不错,韩一良回去了,在家抓狂了五天,憋得脸通红,终于憋出了一份奏疏。

我研读历史,曾总结出一条恒久不变的规律世上的事,从没有白给的。

韩一良同志还没高兴完,就听到了这样一句话:

“此甚好,希望科臣指韩一良能指出几个贪污的人,由皇帝惩处,以示惩戒。”

说话的人,是吏部尚书王永光。

王永光很不爽,自打听到这封奏疏,他就不爽了。因为他是吏部尚书,管理人事,说朝廷贪污成风,也就是说他管得不好,所以他决定教训韩一良同志。

到崇祯时期,官员已经相当腐败,收钱办事,就算是好人了。对此,崇祯非常不满,决心肃贪。

问题在于,明朝官场,经过二百多年的磨砺,越来越光,越来越滑,潜规则、明规则,基本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大家都在里边混,就谈不上什么贪不贪了,所谓天下皆贪,即是天下无贪。

当然,偶尔也有个把人,是要突破规则,冒冒头的。

比如户部给事中韩一良,就是典型代表。

当崇祯下令整顿吏治时,他慷慨上疏,直言污秽,而且还说得很详细,什么考试作弊内幕、买官卖官内幕、提成、陋规等,为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他还坦白,自己身为言官,几个月之内,已经推掉了几百两银子的红包。

这下韩御史抓瞎了,因为他没法开口。

自古以来,所谓集体负责,就是不负责,所以批评集体,就是不批评。韩御史本意,也就是批评集体,反正没有具体对象,没人冒头反驳,可以过过嘴瘾。

现在一定要你说出来,是谁贪污,是谁受贿,就不好玩了。

但崇祯似乎很有兴趣,当即把韩一良叫了出来,让他指名道姓。

韩一良想了半天,说:“现在不能讲。”

崇祯感动了,这都什么年月了,还有这样的人啊。感动之余,他决定在平台召开会议,召见韩一良及朝廷百官,并当众嘉奖提升。

皇帝很激动,后果很严重。

因为韩一良同志本非好鸟,也没有与贪污犯罪死磕到底的决心,只是打算骂几句出出气,没想到皇帝大人反应如此强烈,无奈,事儿都干了,只能硬着头皮去。

在平台,崇祯让人读了韩一良的奏疏,并交给百官传阅,大为赞赏,并叫出韩一良,提升他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原本只是七品,一转眼,就成了四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