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颜神镇
虽然省里与西三府对这位钟羽正都颇有微词,都认为钟羽正“晚节不全”、“附柳最深”、“有失大节”,但是袁可立还没见面就觉得钟羽正值得一交。
原因自然很简单,两个人有着十分相近的人生经历,袁可立是万历十七年进士,万历二十四年罢官回乡,而钟羽正则是万历八年进士,万历二十年转官回乡,林居几三十年。
两个神宗朝进士都是国本之争的牺牲品,虽然不管还是袁可立还是钟羽正都对于这次丢官表现风轻云淡,但是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一肚子怨气,所以没见面就找到了共同语言,见面后就显得亲近了。
钟羽正当即回答道:“东府安居,多赖柳氏之功,抚院可知道不过一府之别,田价差了多少?”
袁可立当即问道:“这田价差了多少文钱?”
赵彦没想到袁可立的“精诚合作”是这个意思,只不过他很快就答应下来:“不但不能起运,而且还要外省协饷才行!”
不管是山东全省起运的本色、折色,还是送到内府的土贡、金花银,现在袁可立都觉得扣下来交给他与赵彦两位抚台好好分配,至于龙口军能分到多少,那就要看柳鹏柳通判有没有诚意。
但知道袁可立也知道他与赵彦达成的妥协只是一个救标不救本的章程,只要辽饷加征,这山东迟早要出大乱子!
正如他对山东巡抚赵彦所说的那样,盗匪横行在山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他上陆以后甚至遇到了好几百近百人的股匪,只是这些股匪原来都是良民,迫于生计被迫做了没本钱的买卖,一看到有达官贵人入境,他们不是立即退走就是跪在地上请求招抚。
袁可立是个勇于任事的性子,他知道此去登莱即使不能亲临沙场,但也少不了与柳鹏当面厮杀,当即就收容了数十精壮充当自己的家丁,又从赵彦的标营里借了几个真正的家丁管教这些新收的家丁。
“多少文钱?”钟羽正苦笑道:“不过二十里地,济南府一亩地一百八十钱,青州一亩地至少要八百钱起点,普遍都在千文以上,若是到了登莱,一亩最坏的地至少要一千五百钱起步!”
一路行来,这数十精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进入青州府局面就完全不一样,虽然都说西府民力已尽西府尚苏,但是不过数十里地就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人间。
西三府是愁眉苦脸,东三府是欢歌笑语,西三府连大道附近都有抛荒现象,东三府却是见缝插针,连河滩上都种满了一种袁可立认不出来的作物,袁可立打听了之后才知道那是从泰西引进的花生,据说不管是作为食物还是打油都是上上之选。
“这花生都是柳别驾从松江府引种回来了?难怪现在东三府军民都对柳别驾赞不绝口,果然不是一般人物!”
现在与袁可立谈话也是一位进士,而且资格比袁可立还要老,这位益都钟羽正在万历八年就中了进士。
而他既然是青州人,因此袁可立一到济南府与青州府的边境,他已经带人把袁可立接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