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异殊变 > 十三 细说大秦帝国

十三 细说大秦帝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是这个世界却不同。

就拿大秦帝国来说,经过这一千多年的发展,虽然帝国内不同的地方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土地兼并,但是由于帝国的面积实在太大,人口完全不可能饱和。至于没有土地的人们可以开荒获得,基本上勤劳的人都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只是土地肥沃程度不同罢了。当然朝廷也在不断打压土地兼并的问题。

至于朝廷的机制上面,这样的科举考试倒是能够或多或少的完成体制内的自我革新。当然体制上的自我进化还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例如太宗皇帝在登上大位以后,他便趁机废除传承多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在帝国继承人的选择方面也不再单一,可以做到“择优录取”。

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正是大秦帝国已经延续千年。在这过去的一千多年中,帝国也经历过不少的大风大浪,但是它却顽强的延续下来了。

正因如此,在庞大的帝国内存在着众多的贵族,而这些贵族们能够在朝野外限制住皇权的泛滥。

以上的这些程序与明清两朝形式上基本相似,但是考试内容的方面存在着天壤之别。

明清时期科举制的乡试和会试,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生答题有固定的程式和一系列清规戒律。规定一篇文章在开始的破题、承题之后,必须有起讲、领题(入手)、提比(起股)、中比(中股)、后比(后股)、束比(束股)、落下等部分。在提比、中比、后比、束比的每一部分必须有两股两相排偶的文字,共计八股,所以这种严格的文体又称八股文。即“八股取士”。

而大秦帝国科举考试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经论,政论和法论。经论是指关于四书五经方面的论述,而政论是指对于施政方面的论述,至于法论是指对《大秦律令》的方面论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自从当年太宗皇帝创建大秦帝国以后,这位帝王在位时间长达五十年,在这整整的五十年中,这位帝王发现他早已经无法再为帝国开疆扩土了:往东方,东方是已经恢复警惕性中原三国;往南方,南方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往西方,西方是一道绵延数万里而且难以逾越的秦岭山脉;往北方,北方是大陆上骑兵最强的大魏帝国。

在朝野内,虽然早在三百多年前帝国便已经废除限制皇权的丞相制度,但是后来的内阁制度却更加变本加厉的干涉着皇权,例如在选择继承人方面,早已经是皇帝一个人能够决定的了。

在权力的平衡与博弈上面,这倒是更加突出《大秦律令》地位。贵族们利用《大秦律令》制约着皇权,反过来,皇帝也用《大秦律令》制约着贵族行为,而内阁与皇权之前同样存在如此相互制约的关系。

经过这一系列的复杂的连锁反应,这完全造成大秦帝国的司法朝着全新方面发展,而这一切的结果让私有财产得到法律的保护。

PS:腐国八百年前的大宪章是人类迈进现代文明社会的开始,而我让大秦存在上千年当然只是种YY。如果能让明朝稳定八百年,那会是什么样的世界呢?在这里我非常感谢陨落的寂寞(我的大号)以及墨天泽(我的小号)的强烈支持。

;

既然帝国已经不需要开疆扩土的人才了,那总得需要善于管理政事的人才吧,毕竟自己打下这样大的家业,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所开创的大秦帝国永远延续下去呢?

最后,这位名流千古的帝王在自己军旅生涯中找到合适的答案,在军队征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将士们以服从自己的命令以及遵守纪律。而在治理朝政方面,朝廷的各级官员也需要按照听从自己的命令,遵守这其中的规则与惯例,而且帝国幅员辽阔,让各级官员听从自己的命令这点尤其的重要,不然整个帝国容易乱套。

最终这位帝王把目光转向《大秦律令》,而他正想以法律的形式达到这一切。虽然这位帝王的很多决定都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他这样做无疑给自己和他的继承者定下以法律治国的基调。

就一般的情况而言,三百年的这个数字对于封建王朝是道坎,例如中国的明清两朝的寿命都没有过跨这道坎,但是这个大秦帝国却已经延续上千年的时间。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垮台的两个重要表现:第一,到后期土地兼并的情况异常的严重;第二,朝廷内的机制腐朽严重,无法完成自我革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