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把狼关进了鸡窝
一件是收藏在故宫的,冷金笺本的行楷,纵21厘米,横47厘米,还不足一平尺,加上题跋与署款,也不过九十八个字。
第二件是:正德十一年,新都县重修武候祠,当时杨慎正在老家新都为继母守制,知县韩奕请他题记,之后刻成石碑,立在武候祠外,碑文为正楷,现在还在。
第三件是收藏在中国美术馆的苏轼真迹,上面有杨慎题的一首五言诗,也是行楷,二十六个字。
“纯金的,又是阴刻,还做了光谱检测……啧啧,还真就是杨慎时期的东西?”
感慨着,马献明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这是茶花吧,刻的挺传神,这隶书写的也不错……但说实话,看不出来……老丁你来!”
摇摇头,他把金壶往前一递。像是怕掉下去摔坏了一样,丁立成小翼翼的接在了手中。
他没急着看,先是指了指上面的花:“杨慎手绘,手刻?”
李定安点点头。
关键的是,蒋廷锡历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更拜文化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这等于什么:太子师加宰辅,可谓人臣之巅。
这样极具象征意义的东西如果用来送礼,已经不是用钱能衡量的。再结合李定安如今的知名度和相关领域内的地位,又需要他送礼的,身份得有多高?
他转了转眼珠,声音更低:“准备送给谁……馆长,还是书记?”
扯什么淡?
就那两位,伱敢送这样的东西,一扇子能拍你脸上信不信?
他又指了指下面的小字:“也是他手书,手刻?”
不然呢?
杨慎本就是画家、书法家,以及金石大家,这一件又是他随身把玩的东西,当然不会请别人代劳。
李定安又点点头,丁立成的眼皮却止不住的跳了跳。
这可是杨慎,他传世的作品拢共才几件?
李定安瞪了他一眼:“我脑子有坑?”
明白了:不是这两位。
那还能有谁?
地方不合适,估计李定安也不会说,马献明长长的叹了口气:这样的东西,完全可以当做传家宝了,可惜,李定安要送人……
盯着扇了看了好一阵,他才恋恋不舍的装了回去。然后拿起了第三件,也就是那件蜡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