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圣恭亲
刺史命他们囤积的药材,大半正是熬制散瘟汤必须的几味药。
因此罪臣怀疑,柳州疫病或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好。”卿流景颔首,“朕以为杨浩能挨三十鞭笞不死,又击响登闻鼓,说明上天都觉得他罪不至死,既是如此,朕理当遵循天意,赦免杨浩死罪。”
杨浩一听,扑在地上痛哭流涕:“陛下仁德,罪臣叩谢陛下天恩。”
“你不该谢朕,是柳州百姓不愿杀你。”
杨浩泪目,竭力转过身,朝高台下的柳州百姓叩首:“浩该死,对不住你们。”
百姓低眉,藏住满面泪痕,他们不想看杨浩被杀,可他们亦无法原谅这个害死了他们至亲的祸首。
此番疫病,杨刺史为顾官位,隐瞒疫病,叫人裹挟,差点陷柳州于万劫不复,的确罪大恶极。
但万幸地是,杨刺史能幡然悔悟,不仅帮助臣妾拿住禹州刺史王明岳,更是领着柳州的郎中们,长居病庄,医治病患。
杨刺史虽然犯下大罪,但也竭力做出了弥补,请陛下看在他
及时悔悟又能将功补过的份上,从轻发落。”
卿流景略略沉吟,扬声问柳州百姓:“贵妃求朕对杨浩从轻发落,你们觉得朕能不能这样做?”
堂上,卿流景冷言:“杨浩,你先退到一边,朕要宣王明岳上堂。”
“陛下,罪臣还有话说。”
“你还要说什么?”
“禹州少药,对外的托词是禹州遭遇蝗灾,可等罪臣归于王刺史,方才知晓,蝗灾只是便于囤药的借口。
罪臣曾暗下调查,所谓的蝗灾恰恰发生在柳州出现疫病前的一个月,而后,罪臣又对禹商旁敲侧击,王
百姓沉默。
数月来,他们日日生活在惶恐不安,眼看着亲眷被疫病折磨至死,而造成这一切的元凶,是刺史杨浩。
他们该立刻对皇帝说,杀了他!
可想起杨浩五年来的好,百姓如何说不出这话。
许久,他们伏首:“一切但由陛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