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坎坷之路
只不过既然来了,好歹拿一个结果回去汇报。
那时候全国上下普遍以阶级斗争为纲。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嘛。
巫老师被指定配合公安特派员工作。巫刚到这所小学时,就很快被卻明吸引住了几乎所有的注意力。卻明的声音在全班,乃至于全校最凸显。声音洪亮无比就算了,小小年纪,声音居然具有着极强的穿透力,在众多的声音的洪流里便具有最明显的特性,每一个熟悉他的人,一下子就能从中作出十分准确的分辨。全体学生合唱,在仅能听得到歌声的极远的地方,你就能从众多的声音里,立马听出来他的声音。
他与同村在校的一个大个子同学打过一架,他稍稍占了下风。没过多久,大个子居然去欺负他的弟弟。他大吼一声,喝住了大个子。大个子丝毫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大大咧咧的朝他扑了过来!卻明知道自己打不过对方,但这次决不能再处于下风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嘛。便指着大个子身后大吼了一声。乘大个子转身之机,顺手从地下捡起了一块石头,悄悄握在了右手手心里。双方一动手,他用右手掌里握着的石头,准确的打在对方攻击他的右手臂上。当即把对方打得蹲在地下直不起腰来。自此次之后,同班大个子,高年级同学,都知道了卻明的不好惹。
卻明不仅调皮,大胆,且有过几次顶撞巫老师的记录。尤其不幸的是,那个在打架中吃亏的大个,不偏不倚,正好又是巫老师的亲戚;还有,谁让卻明有一个成分高的母亲呢?!
卻明这个小不点与两个美女老师之间有着一种十分独特,奇异的关系状态。他聪明活泼,俊俏干净。在这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实在是令她们惊喜而意外。更何况,这个健康阳光的小伙子,还居然读过那么多的书,肚子里还很“有货”!她们便不可拒绝的喜欢上了他。会因为他的活泼好动,开心快乐而感到每一天充实,有意义;而他呢,则因为她们的到来而变得幸福,兴奋着。每一天脸上都洋溢着笑意。
可好景不长。他虽每一天都在蹦蹦跳跳,快快乐乐着,但他在某一天突然产生了一种预感。这个预感使他心里顿时空落。因为他预感到两位老师都要离开这里了!她们要到别的地方去了!
果然没多久,先是,罗老师因得到正式的工作安排而回了县城;紧接着,他最李老师也因招工,去了另外一个中等城市。她们俩离开没有多久,他的哥哥高中毕业了,变成了回乡知青。没过多久,被安排做了大队民办教师,因此而当了他的老师。
其实,在两个女教师走了之后,大队一度请来了一个巫姓男老师,是个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跛子,用今天的话说,是个病态男。
撕学生的书,打骂学生,拍桌子板凳,是家常便饭。
那时,卻明刚上小学五年级,十一岁略大一点,十二岁还未到。有一次在外面闯了祸,这一顿打是不可避免的了。跑出去,吃住是个大问题;出现在父亲面前,这顿暴打不可避免,怎么办好呢?他灵机一动,突然想到钻进只装了一半粮食的囤箩,坐在粮食上面,不弄出任何一点声响。他因为从小好奇而胆大。不是弄坏打米机;就是放鞭炮惊跑拴在树上的马儿;或者点火烧山而引发大火·····。这次,他是因为发现了农场管教干事放在家里的手枪,他上人家去玩耍,偷偷拿起乌黑铮亮的手枪就胡乱抠放,没想到手枪真的击发了!他顾不得双耳被震得不停的鸣叫,扔下手枪就夺门疯跑。
一开始,父亲拎着有他小腿粗细的木根,暴跳着,狂吼着四处寻找着他。他听着父亲发出的暴怒的声音,抖得厉害,但丝毫不敢发出半点声响。渐渐地,特别是到了第三天。由于怎么也找不到他,家人尤其是父亲把对他的怒气,已转而变成了越来越深的担忧,甚至恐惧。他能听到父母几乎带着哭声的呼唤。此时,他们只希望他赶快出现,只要他没事,一切就都烟消云散。看到时机成熟,他才装作睡醒一般,大叫了一声。此时,他的突然现身,父母简直如获至宝!
巫老师心怀鬼胎,打定主意让他来顶缸。对他软硬兼施,诓哄骇诈。假惺惺对他说,事情本不大,你又是小孩子,你说是你干的大家都过关,否则,会影响到学校不能正常开课。
而且,最过不了关的是你!
巫老师知道他最喜欢读书,所以,当他说出此事会影响到正常开课,卻明最担心的就是读不成书,因此内心便变得混乱无力起来。一下子仿佛被巫老师拿住了七寸。
恰在这时,有人在制好,阴干,尚未烧窑的泥瓦片背面,用树枝或竹枝乱写了一行字。这行字正是时下流行的标语。但不曾想到,他(她)在刻划时把这句标语弄漏掉了一个字。
谁也不知道瓦片刻字是有意为之或者是完全出于无意识;这块放置于僻静处的瓦片,是在不经意间被发现或是有人故意诱导上纲上线的人看到了,发现者便如临大敌一般,怀着势与一切反动势力做坚决彻底斗争的坚定信念,飞速前往区里,找到主要领导秘密报告。说是该大队出现了“反标”!
区里主要领导很重视,指派派区公安特派员前来破案。特派员穿一件皮衣,威风凛凛,出现在了卻明就读的大队学校。
那时的公安人员,都是配有手枪的。特派员腰上,544手枪时隐时现。
等特派员到场看了看所谓的反标之后,便皱了皱眉,在心里鞭笞那个小题大做的人。已确认这是一桩微不足道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