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一分不给
(虽然,自洋务之后,中国送了大量的留学生到国外去求索救国之路,但,这些留洋学生一回国。
不是被军队拉走了,就是被清廷的官僚弃之不用。
因为这些留洋学生,不只是在国外学习知识,更是接触到了一些思想理论,一回国就嚷嚷着什么君主立宪,什么民主..........
清政府还能用他们吗?还敢用他们吗?)
纱锭是纺纱机上用来把纤维捻成纱并绕成一定形状的部件。通常纺纱厂的规模用纱锭的数目来表示。
只是,莱旺觉得眼前这个中国工人简直是太笨了,怎么教,都听不明白。
岂不知,这些工人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何况是那些机械零件的名称。
而且,莱旺的中文也太蹩脚了,虽然他已经来中国七年了!!!
“哈喽,很高兴见到你,先生”
当莱旺还在为那些工人的愚蠢而愤怒的时候,他的背后却传来了一句纯正的英语。
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
莱旺作为身怀特殊任务的德国人,对于英语当然不会陌生。
而方木在现代的时候,英语也是不错,特别是他的口语部分非常的好。
莱旺当即转国头一看,看见一个中国人正笑呵呵的看着自己。
很明显,那句英语就是眼前这个中国人说的。
莱旺虽然非常的疑惑,在中国这个野蛮落后的国家,还是非常偏僻的地方,怎么有人会说如此娴熟的英语?还是礼貌的回了一句,并用疑惑的眼神望着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