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滤镜幻灭【1/2】
比如《时间规划局》的1.6分,就是由一个名为场刊评审团的小团体给出的。
这个团体一共由八到十二家媒体的影评人组成。
以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为例,《每日银幕》场刊的评审团队来自法国、意大利、泰国、德国、俄罗斯以及英美,大多来自《时代周刊》、《每日邮报》、《洛杉矶时报》、《视与听》、《正片》这种专业媒体。打分的方式则是从一叉到四星分为5个档次,最后算出一个平均分作为影片在场刊的最后得分。
到目前为止,英国《每日银幕》只在全球的5个电影节做纸质刊物。
即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美国电影市场和香江电影节。
见他这幅表情,一旁的黄小明便明白张毅不知道里面的猫腻,当即就好心的解释道:
“怎么说呢,场刊评分这东西其实没什么用。”
“就像金球奖和奥斯卡的关系……额,不对,它连金球奖都算不上。”
在小明哥耐心的解释下,张毅这才明白国际影坛的一些常识。
然后他看着手中那看似高大的场刊,表情顿时那叫一个复杂。
至于欧洲三大节之一的威尼斯电影节却并没有拿下。
因为威尼斯电影节现场免费发送的一直是意大利本土电影杂志《ciak》做的场刊。
之所以很少为国内影迷所知,主要因为这是一本纯意大利语杂志,外国记者和观众基本上看不懂,所以它的影响力远不及戛纳和柏林的场刊,也就没什么人报道它。
但不管是《ciak》还是《每日银幕》的场刊,其实都和活动宣传册差不多。
除了免费赠送这个特点外,三大电影节场刊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的,除了有电影节流程、上映影片的相关消息,以及影评之外,最多的还是各种广告和推广文章,这其中既有影展的广告也有商业片的广告。
……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场刊”这个东西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玩意。
目前来说,欧洲三大电影节中柏林和戛纳电影节的场刊都由英国的老牌电影杂志《每日银幕》承办,从电影节举办前一天开始,每天出版一期,放在电影节的现场免费赠送。
毕竟它的全名就是“每天在现场出的刊物”
而场刊中最重要的,就是位于杂志最后一页的“场刊评分”。